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2章 三古三新

该怎么定义这首歌呢?古风?古风加强版?

陈楚悦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定义这首歌。

歌词倒是古韵十足,但最有趣的是,配器中没有任何传统乐器。

有些古风歌曲恨不得琴瑟琵琶、萧笛二胡都来一套,而林夏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个都不用。

陈楚悦拿不准这是不是林夏有意为之,如果是的话,她觉得林夏一定是在独自做着一件很大的事——传统和现代流行的融合。

现在华夏人熟悉的很多东西,比如民乐里的琵琶、扬琴,水果里的葡萄、石榴……甚至每天要用的桌椅,最初都是舶来品,有的来自西域异邦,有的来自民族融合。

但是华夏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性强。

今天听到这些民族乐器,在诗里读到“葡萄美酒夜光杯”,谁也不会觉得这是外来异物。

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儒家所说的这句话并不是一种自傲,而是华夏文明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凝聚力。

有个悖论叫做忒修斯之船。

如果一艘船每天更换一个零件,当这条船从里到外全部被换了一遍之后,它还是不是原先那条船?

四大文明古国中,其他文明早已中断消亡。

只有华夏这条船的内核始终不变。

《龙文》这首歌正有着这样的气度,俱收并蓄,兼容并包。

这首歌的歌词,如同林夏的唱腔,清新婉约中又透着一丝深邃大气。

这首歌的歌词都是五字一句,如同一首五言诗歌,从长城写到江南,一笔一画都是书法写意,一字一句都是古风神韵。

陈楚悦只能用“字字珠玑”来形容这首歌的歌词。

等她回过神来,重新把目光放回屏幕上时,林夏和方嘉乐也从曲水流觞的乐器之上走下,走到舞台中央相会,一起唱出了这首歌的高潮:

“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

“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

一个个故事,串联起的不仅是千年以来的传奇,还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回忆,共同凝聚在“龙文”之上。

“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

林夏和方嘉乐唱完之后,携手鞠躬致谢。台下的观众久久不能回神,无论是点茶、舞美还是这首歌本身,都是美轮美奂。

和西洋音乐不同,华夏人很难抵抗这种能撩动他们DN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