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后记

在作者的心里最初当然有一个构架,但是如果一部小说,在完成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着那个构架,或许这不会是一部有个性的小说。

我知道这是一句矛盾的话,就好像说作者应该有控制力,但是作品也应该挣脱作者控制的能力。这是一对矛盾。我想,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小说和作者之间是“相互推动”的关系。

E科最初的设定中,端木笙是在第二集中才加入的,原本也不是主要角色,是因为故事的发展,自动产生的人物。这是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E科的最初设定中,查理·诺兰这个角色并不是作为主要人物出现的。细心的老读者会发现,这个名字最初连载时,甚至都没有出现在主要人物表上。

但是故事进展到第四集时,也就是《克隆》这一集的时,查理·诺兰这个人物忽然获得了自己的灵魂。于是他在这个系列的分量迅速提升,并随着后续故事,在读者中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了人气角色。

正是由于这么一个人物,整个E科系列的也显得充满了生命力。因此我个人在创作的时候,也会为了接下来的故事而兴奋不已。

在这里可以剧透的是,查理·诺兰会作为和诸葛羽一样重要的人物,出现在《异现场调查客1993》中。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去创作一部异能战争的史诗。

在创作故事的时候,我忽然有了个奇怪的想法,如果人生也有剧本,那么这个剧本是否也有创作者。如果这个剧本有创作者,那么这作者,会否和我一样,对接下来的事情,也会不确定。也会期待剧中人物的自我发展?

你们说,生活是不是很神奇?

以上是我在2009年当E科系列出到第三本后写的后记,这里只是略作了修改。可惜的是,原本预期的再版迟迟未来。

一晃眼,如今已是2017年了。很多读者从小学生变成了大学生,中学生变成了研究生,有些甚至已经结婚生子。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但不变的是大家依然深爱着E科,依然对这个系列不离不弃。

2017年是异现场调查科十周年,E科在这几年先后出版了6本册单行本,其中包括讲述九十年代大战的“1993血族革命”和诸葛羽的“香港故事”,甚至启动了漫画版只可惜实体图书再版的时机迟迟未来。

在十周年之际,我们有机会做一套电子书,我会努力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