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章 尴尬的接风宴

直没上来,曹克明有点不耐。

好不容易见到经办的吏人,曹克明把他叫到面前,厉声问道:“众位官员已经在这里干坐了这许多时候,酒水不见,你是怎么办事的?”

那位小吏偷眼看了看徐平,面现苦色,只是道:“知州稍待,马上就上来了。今日城里酒坊所酿都不多,采办起来有些不容易。”

“快去!快去!”

曹克明不耐烦地摆着手。

各州的公务用酒都是公使库里自酿,别分一库为公使酒库。邕州一是因为人口不多,最重要的是曹克明不善理财,公使库早就不自己酿酒了,要用的时候都是拿钱到外面酒楼去买。两广对酒不征不榷,允许民间随意酿造贩卖,称为万户酒,酒价比其它地方低得多,买起来并不麻烦。

徐平看着却只是心里冷笑。他已经吩咐了属下理欠司,专门派人守住了公使库,只要有钱拿出来,先收到军资库里抵欠款。

公使库里用钱,先要知州批条子,通判联署,才能下到管库的吏人那里支用。曹克明的条子过来,徐平看也不看,只管署名,加八个字:“知州公用,通判照准。”反正他自己打定主意这一段时间不用公使库里的钱,让理欠司把公使库的钱掐死,先断了曹克明的经济来源再说。有本事他就用自己的俸禄办公,不过他的俸禄虽然优厚,用于公务只怕还差得远。

公使库的支出主要影响知州和通判及其直接属下的日常用度,其它的一般性财政支出都是来自军资库,这在徐平掌握之中,不至于引起属官反弹。

徐平就坐在这里,这个小吏不敢说徐平已经断了公使库的财源,今晚的酒筵只怕要他们几个具体办事的公吏自己掏腰包了。当然可以挂在公使库的账上,至于还不还什么时候还就要看长官的心情了。宋朝的公吏经常面对这种事,搞得倾家荡产的也所在不少,差役是很可怕的负担。

又等了一会,酒菜终于上来。徐平看看,标准极低,这么一大群人,全部花销也就在一二十贯的样子。要知道这种公务筵请,少则百贯以上,碰上奢侈的知州花到千贯以上也不少见。寇准在地方为官,最喜欢大吃大喝,经常围起大帐点起巨烛与同僚通宵饮宴,公使钱总是不够花,宋朝常见景象。给通判就是这种接风标准,说出去要被别人笑死了。

曹克明脸上也挂不住,不过他也知道公使库里的情况,不好苛责办事的小吏,只好厚着脸皮道:“徐通判自中原来,酒肉都是吃厌了的,来到岭南,多尝尝这里的瓜果,与中原滋味大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