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

响力还排不上号。李贺曾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所谓关山,就是关陇大道上的一片高山草原,称为关山牧场,是汉唐以来朝廷重要的牧马地,位于陇州境内,此时已经荒废了。

秦州的周围就是牧马地,河湟、河西更是唐朝的马监所在,青唐出好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马的优秀种群都留在了这里。朝廷在秦州西边的永宁寨设场买马,自与党项开战以后,河东路的买马场全废,现在剩下惟一的买马来源就是秦州。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现在朝廷的手里茶绢不缺,但能买到的马的数量总是有极限,一年一万多匹而已。

禁军缺马,徐平在秦凤路虽然掌控惟一的战马来源,却不能把马扣下来,朝廷所定的份额内的必须如数交上去。秦州一样要更多的骑兵,徐平只能别想办法。

此时秦凤路的兵力,宣威军和归明神武军有五分之一是骑兵,战马还是到了秦州之后慢慢想办法配齐的,摆脱了在京城时数人一马的窘境。其他的驻泊禁军,神虎、保捷和清边弩手等番号都是步军,骑兵只有广锐一军,还只有一指挥。骑兵主要是靠蕃兵,他们的军号为蕃落,秦州共有十七指挥,约七千多人,全部都是有马的骑兵。当然蕃兵的主体同样是步兵,一共约有三万多人,是秦州以前的主要军事力量。

蕃兵能战,那仅是对防守而言,一旦要向外打,什么结果可就难说了。边将帅臣们信誓旦旦地要求朝廷扩大军队中驻泊禁军和蕃兵的比例,并尽量招当地人,像夏竦还列出了一二三四五各种理由,都是基于防守作战,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打出去。

徐平要开拓,就不能按照那些人的想法来。特别是要改变周边蕃落的政治制度,对他们移风易俗,蕃兵的震慑力是靠不住的,搞得不好,反戈一击也不是不可能。现在军事上徐平最迫切要做的,一是扩大禁军的比例,再一个对蕃兵进行整合,实现正规化。只有完成了军事准备,大的政治变革才会开始。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也同样要为政治动作保驾护航,没有军事威慑,徐平想出再好的政策,在周边蕃落头人的眼里也只是个笑话。

那一天种世衡问得对,培训质子的营地并不是临时性的,不但会延续下去,还会大大地扩大规模。利用这些营地,培训出合格的种子,与帅府对蕃落的政治改革一起撒到周边的蕃羌族账里去。这是徐平一定要做的事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阻挡这一进程的都会被碾碎,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而保障这一切的,就是强大的军事力量。

看着桌子上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