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章 契丹的压力

两国对峙,对各自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总体来说,对宋朝影响小一些,对契丹的影响大得多。在边境布置重兵,契丹国力无法长久支撑,这是一个方面。断绝双边贸易,大量契丹急缺的物资无处可买,对民生的影响就大了。

游牧民族已经养成了喝茶的习惯,没有茶,日常生活都要出大问题。这大半年契丹境内需要的茶,只能由高丽人转手购买,价格上涨数倍,契丹已经忍受不了。

契丹出品到宋朝的货物,以前最大宗的其实是羊和盐。徐平在三司的时候,在内地发展了畜牧产业,买契丹羊的数量年年下降,前几年就聊胜于无。后来到秦州,西北的羊大量输入中原,彻底断了契丹羊的销路。另一大宗货物是盐,以前主要靠走私贸易。宋朝的盐贵不是因为成本高,而是因为附加在上面的人头税。杂税一去,盐价下降,契丹的盐已经没有人贩卖。现在契丹能够大量卖入宋境平衡贸易的物资,只有金银、马、骆驼和粮食等战略物资,是契丹以前禁止输入宋朝的。

宋朝与党项战起,契丹借着调解想增加岁币,是有平衡贸易的现实需求。而贸易物资与党项高度雷同,在宋朝平灭党项之后,契丹在双边贸易上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正是因为如此,每年三十万的银绢,他们死咬着不肯松口。

不管军事还是经济,以前宋朝与契丹都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平衡一旦打破,便从军事经济方方面面影响到两国。现在还只是开始,以后契丹的压力会日甚一日。契丹不是党项,耶律宗真也是不元昊,不能采取他们那种野蛮粗暴的方式。帝国有帝国的脸面,一旦不要脸了,契丹对周边各族的统治体系会崩掉,那样压力就不只是来自宋朝了。

看准了契丹不得不求和,不得不互市,徐平不会做出任何让步。能够平等贸易,已经是对契丹示好,考虑到内部军事改制任务的艰巨性,其他的契丹不能多想。

左右无事,赵祯和几位宰执一起,一一数着契丹能够卖到宋朝的物资,要多少才能平衡掉双边的贸易。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契丹需要卖到宋朝近百万贯的货物才行。

陈执中咂舌道:“如今北地能够卖来的货物,以马为大宗,羊、驼自有西北来,朝廷不会买他们的。一百万贯,岂不是要契丹每年卖两万多匹马!”

徐平笑道:“两万匹哪里够!现在有西北的马,还强过契丹马,北地的马哪里能够一匹卖五十贯。以在边境的价格计算,二十贯,不能再多了,不足二十贯也有可能。”

秦州的养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