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六九章 上有所好,下比效焉

企血脉,但是因为身处大西南的绵洋,说实话不论是去全国各地的交通还是国内外各种资讯的传入都是比较慢的,这货能在市场上拼杀出来,那还真多亏了倪润丰的拼劲和贾鸿渐的指点。

而华夏高科在这些企业里那更是最特殊的了,这企业是完全的私营企业,本来按照成分来说应该是国家最不待见的“丫鬟生的”,但是因为华西高科的种种回馈老百姓的捐款捐物,以及关心国企和下岗工人的各种做法,倒是弄的现在好像也得到了国家给予的“国企待遇”了,至少看起来能跟做大了的集体企业一样被国家当成了自己人了!

在外人看来,这七家企业里面的大部分那都是经过了市场竞争的大浪淘金,不但证明了自己企业在面对国外企业时候的各种竞争力,而且他们还各自有一个接触的企业家,至少不管谁来挑,那这七家企业都可以说是最出类拔萃的。

贾鸿渐答应了之后,国家经贸委也没有怎么声张,而是不声不响的直接发文到了全国各级政府,让各级政府都知道有了这么一件事情,并且尽量配合和支持这七家企业办事就行。

不过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在国家开出了一个7人名单的种子选手阵营之后,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是各地市都开始提出了各种属于自己的名单。先是各省市自治区响应国家号召,开出了自己的一个扶植名单,宣布将在未来不等的若干年内将它们“送”进“中国500强企业”的名单,而各地市则是相应的提出u了打造“省级百强企业”的构想。

甚至国家中央各部位也都像是参加运动会一般的来凑趣了,他们也纷纷提出了各自坐在领域的扶植名单,比如说国家轻工总局就公布了全国一共68家“争创国际名牌优势企业”的名单,其战略目标也是“力争10年内扶植中国轻工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就这样,围绕着500金牌榜……不,500强的目标,一个由上而下的“抓大战略”逐渐成形!注

而在“抓大放小”的战略形成的时候,各地也渐渐的出现了由政府出面将若干家企业合并在一起的“造大船、出远洋”的热潮。本来在历史上这些只应该是优秀企业才能参加的盛会,如今好像一些效益不太好的企业也有幸参加了——他们当然是托了贾鸿渐的杆!

这种合并中比较轰动的联合重组新闻首先发生在了浙东省的杭洲市。盖式把当地本来生产洗衣机的金鱼公司、生产冰箱的东宝公司、生产电风扇的乘风公司和生产冰柜的华美公司四合为一,重组成为了资产规模高达28亿元的。销售额度越剧全国家电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