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一六章 遏制政策

稿子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以及各种党政报刊的相关评论。

当这些贾鸿渐的吐槽开始播送出来之后,全国人民的士气当时就是一涨!如果说80年代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人看到了美国的强大,还特别自卑的觉得美国的就是好的话,还是被美国人骂了还觉得对方骂得对的话,那么到了现在这个90年代,一些自信和一些民族主义情绪已经开始弥漫开来了。虽然这种情绪并没有像是21世纪那么多,还没有人开始以美国为标准作为对中国要求的标准,但是毕竟已经比80年代强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贾鸿渐的这样一篇有点像是鲁迅先生那种嬉笑怒骂风格的文风一下就点燃了国内老百姓的那种爱国热情!在这个年代,没人说什么愤青不愤青,没人觉得爱国不对。在这个年代,很快就会有一本叫做《中国可以说不》的书在中国出现并且畅销,这足以证明了在这个年代的爱国基础,而贾鸿渐的这篇文章,那自然一下就让国内的热情爆棚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就当中国开始针对布朗报告这个文章发布了自己的反驳的时候,布朗在美国却好像是完全不知道中国反击了似的。他不断的在各地做报告、讲座,甚至还有出版社邀请他把他的那分文章充实一下,扩展成一本书出版!与此同时,还有别人开始加入进来了这个给中国挖坑,批判中国的浪潮。

有一个叫做马丁沃克的美国世界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里面,马丁沃克干脆就是脱下了各种温情的外壳,直接光膀子上的开始给美国献计献策的怎么抑制中国发展——在他的文章里面,提出来了通过几个方面抑制中国。比如说有从污染方面进行移植的“污染遏制”策略。

具体的说法,就是美国带领着西方国家,开始动用他们在全世界的话语权,进行宣传污染的危害,和环保的用处。一方面通过“污染”危害的宣传,让全世界的人都开始注重环保,另一方面则是开始号召全世界开始尽量的不要建设污染大的工业。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让欧美诸国凭借着自己的科技实力开发出来一个新的产业,另外一方面则是可以大幅度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毕竟连发达国家刚开始发展的时候,那也是从污染大的工业开始发展,现在把这个路子一堵死,那么发展中国家自己要建立相对环保的工业肯定压力很大,这就需要外国的志愿,而这种支援就可以变成一种遏制!

还有一个,那就是“能源遏制”。这个说白了,就是看着中国块头大,而世界的能源供给有限,以此来限制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