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零五八章 谈判

,结果跟那边的一个当地领导几天在一起的时候,那领导一直跟国内的小领导一样,谈的都是他娘的家人啊、朋友啊、爱好啊、比赛啊,当时贾鸿渐脑子里就诧异了——谁他娘的说国外都怎么怎么样高端的?原来这秘鲁不算是国外咩?

话说回来,这美国虽然一定程度上不用靠人际关系,但是亲临前线,了解对方谈判的人是什么性格,知道对方有什么顾虑,能在自己的脑子里面模拟出来对方思考的模式,这就对谈判非常有帮助了!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不是?

几天之后,贾鸿渐坐着飞机飞往美国。在飞机上,贾鸿渐自己拿了个笔记本——是真的笔记本,不是电脑——在预先估摸着唱片公司为什么会有之前的那种反应。如果从对方的角度来看的话,在这个年代的确在线销售的规模不大,也不普及,哪怕是福尔摩斯公司本身就是在线销售的,但是这跟2012年的那种大规模网购比起来还是小的跟蚂蚁一样!

在这个年代,作为本身有实体销售做保障的唱片公司,对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渠道有迟疑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他们也许不能确定到底这个网络销售会分走多少唱片的销售量——要知道唱片本身卖的很贵,但是其制造成本却是很少的!大部分还是被唱片公司分成了,如果这边网络分流了一半左右的销量,然后提供的分成却没有那么多,对方肯定会急啊!

现在的贾鸿渐,那就是转换了心思和角色,直接站在唱片公司的立场上开始想自己应该怎么做。如果自己是一个唱片公司的代表,那么如果这次合作里面明确的能增加自己公司的利润,那么自己才是有功劳的,如果有任何可能让公司亏损的,或者是让自己公司没赚到应该赚到的钱的,那都是自己的责任!在面临有那么一丝可能会导致亏损的时候,也许有人就会保守一些?更不用提本身做音乐或者负责谈判的人,他们可能对网络根本不熟悉,毕竟要知道这个年代才是96年,才是美国网络概念刚刚开始发展的几年!可不是什么网络概念爆棚的2000年!

想到了这里,贾鸿渐大概已经有了几套说辞的方案了,他此时才算是真的觉得这个谈判的事情问题不大了!于是,在三天后,贾鸿渐在洛杉矶,见到了某个唱片公司的代表……

东电28日报:27日在1号蓄水池外西南2处土壤样本中测出其所含水分放射性β射线为每毫升11贝克勒尔。是为25日所测值0099贝克勒尔的10倍强……另据27日中午的报道,基本已经确定,1号蓄水池出现泄漏,核电站周围地下水出现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