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一百七五章 离开雷锋的日子

电影里播出这样的片段的时候,当人们几十分钟前还看到雷锋那么样帮人,但是现在他战友的儿子却已经跟普通人无异的时候,那种唏嘘感,真心让人不得不深深叹一口气。

影片的最后,在雷锋精神和新时代环境冲突之下,众生相几皆不同,有老一辈的老乔、女校长之类的继续传承着雷锋的精神,有小乔这样保住自己利益为先有空顺手帮人的普通人,还有那种只为自己利益死不悔改的被车撞的老大爷亲戚那样的人……谁说主旋律,就一定死板说教的?

这个年代,《离开雷锋的日子》票房什么的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贾鸿渐觉得,这样一个传播正能量的电影,放到21世纪的话,不要说多高,但是票房过亿应该是没问题的。因为这是个真心在跟老百姓讲故事,探讨社会的电影,这是一个绝对真诚,不摆任何架子的电影。这是一个真的能通过故事感动人掉眼泪的电影,如果这样一个电影都没办法票房过亿的话,那这个社会不是太悲哀了一点么?难道都变成了自私自利的,连“普通人”都没有了么?

看着这样一个片子,贾鸿渐不得不联想到了南津老太案。至少按照他关注的一些资料反应的现实来说,实际上这老太案的情况也许并不是完全跟这个《雷锋离开的日子》里面的情节一样。按照贾鸿渐的了解来说,那传说“被冤枉”的小伙,实际上并不算真的被冤枉,他其实还算是真的碰到了老太,甚至第一版他自己供述的笔录以及第一次上庭时候他自己的说法,那都是说他可能不小心碰到了,而从来没说他自己是见义勇为,没碰到而好心送老太去医院,这种说法是到了第二次庭审,媒体都闹大了之后,这小伙才顺水推舟的开始说自己无辜的!

其实说白了,这事儿里面,到底谁是无辜谁是被冤枉,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可能没人能说的清楚。唯一闹得可能全国皆知,就是因为媒体的炒作,以及那个法官一句“通过常理判断”,要是没了这两方面,那最后是不是真的会跟电影里的一样,那还是两说。

贾鸿渐这边看完电影之后,基本上两三天的时间,脑子里都在回想着这个电影。而这天晚上,正在他回想的时候,手机响了。他到了楼下接了手机,只听着那头好像是斯皮尔伯格。“贾!今天我去看了你们一个电影,叫……《离开雷锋的日子》!很不错!很不错!非常感人!没想到你们中国电影界,居然可以拍出来这么好看的电影!我都想着,我们可以把这个电影的版权买下来,拍一个美国版本的!”

哈?美国版本的学雷锋做好事儿?这搞毛啊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