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七百四四章 返校与休学

听着秦强的看法,陆华倒是非常认同,“就是就是!我们年轻人应该闯出来我们自己的一番事业,就应该去社会上的公司打拼,然后凭借自己的实力上位,市场经济嘛!有实力才是一切!”

看着秦强和陆华眼中的那种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贾鸿渐猜得到他们俩都把自己当成强者了,现在两个人的心里肯定认为自己就是有实力的那种人,未来碰到了竞争,肯定会快速上位,所以他们才会批判什么排资论辈。对此贾鸿渐只能笑而不语了,因为其实排资论辈有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者能力没那么强的人来说,才是真正公平的——否则的话,谁有能力这个事儿,会是谁来判断?

比如说一个国企里面,如果不排资论辈了,改为择优提拔。那么这个择优是谁来择?在一个厂长家的普通儿子和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之间,择优谁更有机会被择上?哪怕就是有强制的功劳限定,让二代们下去镀金,打酱油参与一下重要的项目进程,这不比普通人的简历和精力更好看?真要自由竞争,人家有爹的人,那可以利用来增加竞争优势的手段多了去了!

相反,排资论辈才是真正绝对公平的做法——不管你有没有能力,纯粹就是看服务年限。哪怕就是最高老总的儿子,你不在企业里面服务30年,别想当领导层!那么这样一来,才是真正的绝对公平。哪怕一个人有能力,这也必须到了轮到他升职的时候,他才能升职。当然了,这种绝对公平的对老百姓其实比较有好处的做法,实际上就是类似大锅饭,会降低大家的劳动积极性。甚至有点干好干坏一个样,懒洋洋的混日子就行。

不过呢,就跟后世的择业一样,年轻人有冲劲,都会想着自己出去建功立业,但是在家长们看来,最好就是去找个国企或者公务员之类的工作,旱涝保收,不那么累,这就是最好。甚至如果后世国企还是绝对平均主义排资论辈的话,那更不知道要有多少家长会去要求儿子一定要进入国企了——傻孩子出去打拼,成不成那还是两说,光见着别人奋斗成功了,看不到成功人士脚底下踩着多少失败者的尸骨是吧?去绝对公平排资论辈的地方,没功劳还没苦劳么?混个三十年什么都有了,这起码是相当有保障的……

当然了,这事儿也就是贾鸿渐脑子里面过了一下而已。说实在的,要是让他选择的话,他也会选择自己出来单闯。毕竟,他也不是没经历过竞争的人,该竞争的事儿他都竞争过的差不多了,也不怕什么竞争。所以很多时候对他来说,出去闯荡的风险相对没那么大,而且收益还高,所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