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两千两百七零章 赚钱

了起来,到底怎么能够尽量多的抢夺市场赚钱,而且如何来抓住座机明日黄花之前的机会,来尽量多赚回来架设光缆的成本呢?可以说只要在座机领域里面尽量赚回来成本,这样靠着以后接入上网业务来赚的钱,那就越多的可能是纯赚,对吧?那么怎么能让铁通尽快的多挣钱呢?这虽然听起来功力,但是实际上是任何公司都逃不掉的,因为哪怕是国有企业要活下去仍然要多赚钱啊!要保持自我维持,能够有新的研发,新的产品,能够维持现在的市场,那都是要多赚钱才行的啊!

想到要多赚钱,贾鸿渐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要刺激消费者多打电话——实际上历史上为了刺激消费者多用业务,多花钱,很多运营商那也是出了很多的大招的。比如说移动曾经在浙东就有过20块钱包月然后可以发无限条短信的si卡,虽然限制浙东的学生才能办,但是那绝对是为了刺激短信消费才弄出来的招儿啊!同样,像是后世移动还有什么一个月5块钱还是20块钱的包月不限流量的上网套餐电话卡,虽然只能用2g上网,但是那也绝对是为了刺激消费者使用业务才开发出来的。

说不定在那个推出来这些业务的年代,在某些地区还真的很少有人用这些业务。然后移动呢,是为了培养用户有一个使用这些业务的习惯,所以才廉价的弄出来了这些套餐啥的——毕竟,消费者根本没有消费某项业务的习惯的时候,服务提供商怎么来赚钱啊?可不是要靠着薄利多销甚至半卖半送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产生使用习惯,然后再赚钱?只不过移动可能有时候有点缺心眼,忘记在发卡的时候合同上弄一个限定的时间之类的,所以才弄成了后来的尾大不掉的尴尬局面,如果当初早就设计成了限定时间之类的,那么绝对会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啊——打个比方,就像是在非洲不习惯穿鞋子的黑叔叔国度,免费发给对方鞋子,让对方在近乎0消费成本的情况下体验到了鞋子的好,这黑叔叔以后才能花钱买鞋不是?如果不让人家体验穿鞋的好,人家祖祖辈辈都不穿鞋的,为什么要花钱来买鞋穿呢?

在这个年代,座机能够消费的项目实际上并不多——这个年代出国留学的人又不多,谁没事儿打国际长途呢?等到后来留学的人多了,网络也可以直接视频说话了。然后这座机也没办法弄的跟手机一样,有各种新闻短信的业务。前世贾鸿渐见识过什么新闻早知道或者是nba速报之类的短信业务,只要花几块钱订了,这新闻就会每天发短信过来告知。这种增值服务手机可以用,电话没办法用啊。甚至后世的手机还有彩铃之类的东东可以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