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千八百六六章 利用

产品的!那么其他的消费者呢?他卖这么一个产品不可能说只盯着要结婚的消费者,他之前也说了要瞄准已经有孩子的消费者的。按照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皮尤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在中国,高达68的受访者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太大,这个比例位列所有21个受访国家之首,竟然比第二位的印度高出24个百分点。仅1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家长给孩子的学业压力太小,这个比例则位列所有21个受访国家之末。而美国的情况完全相反:仅11的人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太大,高达64的受访者认为给孩子的学业压力太小。

中国学生学业压力巨大这个问题被国人诟病已久,在这里也毋庸赘言。吊诡的是,即便多数人意识到孩子的学业压力太大,但为何还是不轻易减轻孩子的负担?因为孩子成为最末端的减震器,承接了父辈转嫁过来的一部分社会和生活的压力。适龄学生的父辈的年龄普遍在25-50岁之间,这些劳动人口是最直接面对社会问题和生活压力的群体,他们不但要在家庭内部肩负起顶梁柱的责任,甚至要承担社会制度不健全所带来的压力:自己养老、父母养老、孩子养育、买房、医保等等。他们不忍心在通宵排队争取到孩子的入学学位之后,看到孩子在学校里“荒废学业”。他们不忍心在为生计劳累奔波一天之后,看到孩子在学校里“调皮捣蛋”。他们不忍心为了生存在工作上丢失尊严之后,被老师投诉孩子在学校里“不争气”。他们更不忍心在自己遭受到这一切艰辛之后,看到孩子“老大徒伤悲”,在未来继续遭受父辈经历过的不幸。

甚至这种对于孩子的过度监控以及干预,还会在孩子成年之后形成逼婚的问题。这其实还反映了中国大多数普通家庭父母对晚年生活的不安。大多数年届老年的中国父母,穷其一生都在组织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过完一生。退休之后,他们很难从自己的生活中建立起其他的意义,那么期盼有个孙子,就成为晚年生活的莫大慰藉。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30余年,仍然不能建立起普惠大多数民众的养老体系;而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又在独生子女现实面前岌岌可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中国父母对成年子女的逼婚也反映了中国父母对晚年养老的焦虑。在他们看来,子女结婚生子后,晚年生活才算安定下来;否则,他们的晚年生活仍然在“风雨飘摇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微妙的因素使中国一些家庭里面父母对成年子女的逼婚宛如一种绝妙的讽刺。由于大多数中国家庭秉承传统、保守的家庭价值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