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一十二章 脱胎换骨

,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曾伯恒、彭玉林主张在国内培养、遴选将才。曾国荃在《遵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中土遴选将才应仿西法,在国内实行,不必出洋。”他说:“西法管驾,必由炮手、队长、队总逐渐擢升。幼而学,壮而行,故能尽其所长。今拟仿照,在金陵下关设立水师学堂,购备仪器图籍,广招粗通洋文之年少子弟,聘请英国水师解组半俸之大员来中土,分科教授天算、地舆、测量、驾驶、布阵、攻坚、鱼雷各法。每六阅月,由教师带同学生乘坐操练兵轮,放洋游历五大洲,操习风涛沙线;一遇泰西海上有争战之事,纵之使观。每届一年,由南洋大臣考试一次,分别赏罚。约计数年后,于驾驶各法自能通晓,拔其优者,派入各兵船充当管驾,庶水师足成劲旅。”彭玉林认为:“将才亦须练而后胆识始稳。各国兵轮平时游弋海面,往返数万里,训练既极精熟,故临敌应变操纵自如。中土一切经费必须预筹,各兵船专派学生,或胆气不壮。似须以学生为管驾,以曾经战阵将领为管带,互相为用。并分段按期出洋练习,考核人才不拘资格。”

各督抚遵旨具奏后,仁曦太后于9月30日发出懿旨:“海防善后事宜,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会同李绍泉、林逸青,妥议具奏,纯亲王宜瑄著一并与议,所有曾伯恒等条奏各折片,均著给与阅看。”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王大臣及李绍泉、宜瑄等人即遵旨“会议”,“会议”后即向仁曦太后呈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遵旨会议海防折》。此折对督抚们“筹议海防”的主张,多数提出了决策性的意见:一,赞同设置类似西国“海部”的海防建设领导机构和海军指挥机构,“似宜于钦派总理王大臣之外,责成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专主其事,升为海部。专决一切海事,庶免事权不一,号令烦渎之病”,也就是说将原来只是管理和海军有关的一切事务的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升级为“海部”,扩大其权力,同时避免机构重复设置;二,对于海军舰队支数问题,认为十支、四支、三支之说,“皆为统筹全局起见。然与其长驾远驭,分散施为,难于成功,不如统练一军,以为之昌”,也就是设立一支统一的国家海军,考虑到“船政已有规模,而北洋屏蔽畿辅,地势最为扼要,现在船只亦较他处稍多”,故决定:“拟请先从船政北洋合并一支,并南洋、闽粤可用舰船,精编海军一大支”;三,关于筹饷问题,否定了李绍泉“以轻息借洋款”的筹饷办法,理由是:“自法事起后,广东已借用九百万,福建已借用四百万,京城已借用五百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