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6章 天黑请闭眼(二十四)

“……什么玩意?”许暮洲不可置信地问。

“那孩子还小,说不太清楚,只是描述了一下画面。”沈双说:“但应该大差不差,当时有挺多孩子做了噩梦的。”

许暮洲一句脏话眼瞅着到了嘴边,又顶着上颚硬生生咽了回去,噎得他话都说不出来。

“齐远是第一个,傅思涵是最后一个。”沈双说:“明面上只是资助,但是我总觉得不止如此,老头肯定跟孩子们有联系。”

“那是肯定的。”许暮洲说:“严岑之前说,他们有共同的‘父亲’,如果只是资助人的话大可不必叫得这样亲,而且——”

“而且什么?”沈双追问道。

“而且史蒂芬·郎奇挑选孩子的功利性太足了。”许暮洲说:“加上他的特殊职业限制,我总觉得他像是在搞什么事。”

要说他是想挑出这些孩子来给他们做心理疏导,许暮洲一万个不信,凭他对这几个人的了解来说,除了几个已经在社会的染缸里套了一层伪装的“大孩子”之外,从许康往下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什么鸟语花香的单纯孩子。

何况从结果上来看,史蒂芬·郎奇挑选的孩子们都太奇怪了,他给孩子们观看虐杀视频,并且从中挑选能够适应的孩子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如果说是要从“培养”的角度出发,那么挑选四岁以下的孩子其实更好,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们还没有形成对世界的认知观念和基本的道德观念,他们对于“生死”的认知不够深刻,其实更容易被影响。

但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其实已经很大了,孤儿院的孩子们应该比普通孩子更早熟一些,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已经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从这个角度来看,史蒂芬·郎奇更像是在挑选本身就具有情绪缺失的孩子。

——等等。

许暮洲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张悦曾经告诉他,傅思涵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私”,且有虐杀倾向的孩子。她对于生命没有本能的敬畏之心,甚至可以称得上漠视生命,这绝不是什么健全的心理状况。

甚至不仅仅是傅思涵,还有死去的许康,从画作上来看,那是个精神极度疯狂且排斥社交的人。

除了他们俩之外,齐远和严岑也或多或少有一些道德薄弱感——如果这些年龄较大的“孩子”是已经在生活中学会了伪装呢?

如果史蒂芬·郎奇寻找的就是这样有心理缺失的孩子呢。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