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杜牧之洪州纪事

,最快更新大唐名伶 !

还记得初识她的那天,我随主家沈观察使与其弟沈二郎君一同前往悦泠坊。

洪州的悦泠坊一直是个传奇般的存在,而坊中的高阁更是为大唐所盛传。只是说来不巧,自打我到洪州以来,便从未见过高阁开启。

在洪州待得久了,对于高阁关闭之事也有所耳闻。时隔多年,其中纠葛已是不得而知,只是隐隐晓得多年前从高阁中走出一名红极大唐的伶人。

当时,那伶人受尽众多达贵趋之若鹜的追捧,后来她下嫁官家为妾,一时也曾风光无限。后来却听闻她惨遭驱逐,最终葬身于江海中,尸骨无存。

悦泠坊的张妈妈为此破受打击,自那儿后便关了高阁,便是培养出再优秀的伶人,也不肯引其于高阁出演。

因而,当我与沈使君、沈二郎君于酒肆饮酒听闻高阁开启时,不禁一度怀疑是否为谣传。后来沈使君收到悦泠坊张妈妈的亲笔请柬,方才有了些即将得见梦寐的真实感。

随沈使君临至高阁,玉台之上翩跹如魅的身影、低回婉转的清喉与铮铮和鸣的琴。多年风月,我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绝伦的歌舞。

后来我方知出演的女子不过豆蔻年岁,择选入幕之宾更是别具一格。那日,满座达贵皆送上诗作,唯沈二郎君无意于此,我存着玩笑的心思,代沈二郎君送上一张白纸。谁知这一送,竟牵扯出一段纠葛来。

那女子正巧不偏不倚的选中了那张白纸,并以鸟虫篆回书三十二字,“君之豁达,君之风度。君之高华,君之傲骨。君之愤慨,君之时务。君之游历,君之志渡。”

那时,正值我落魄之年,虽主家沈使君待我颇为礼遇,却终究难掩仕途渺茫之抑郁。而这世间已是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她寥寥数语便道尽了天下文人雅客的诸多心酸,便是性情寡淡、放荡不羁的沈二郎君也不禁将那数语真言瞧在了心里。

沈使君听了她的琴声后,似是中了魔怔般隔三差五便到悦泠坊走上一走。素来散漫不拘的沈二郎君次次随行,从无缺席。

那日,洪州下了极大的与,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过堂风吹得厢房内的纱帐烈烈翻飞。那是我第一回真切瞧见她的模样,眉不画而黛,唇不点已朱,衣带当风翩跹欲飞,婷婷袅袅清雅如竹。

纵是前半生走进山川大河,我却从未见过那样风华绝代的女子,她刹那间的芳华,已是迷了我的眼乱了我的心。

后来,我终于鼓足勇气日日往悦泠坊投送书信,然而每回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