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四章 父子议南楚

德军节度使杜德威叛乱,趁机派水师袭襄州,结果被安审琦所败。

次年高从诲薨,高保融嗣位,由是南境安定至今。

郭宗谊得此提点,如醍醐灌顶,连忙问道:“可是要借安审琦的襄州军,逼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出兵?”

郭荣摇头:“高保融不一定会出兵,但有安审琦在一旁盯着,可以保证高赖子一家不会添乱,并且,你可以暂借一部分襄州水军,南方打仗,没水军可不行,安审琦还算忠义,朝廷若有命,他不敢搪塞。”

郭宗谊心下了然,对于南楚的形势,目下也只能分析到这里,具体如何行动,只能等到了朗州,且走且看,前提是郭威同意他去南楚收复失地。

郭荣见事议毕,卷起舆图,又道:“回头进了京,我也会帮你在阿耶面前分说,若他仍旧不同意,你也别坚持了,省得引他起疑。”

“好,便由阿耶替我去说。”郭宗谊想了想,如是答道。

郭荣见他听话,心中愉悦,望着眼前这半大小子,感叹道:“我有些不明白,你为何如此心急,抚流民是,练新军也是,现在刚平了兖州,新军还没练成,你就想着去楚地,你能给阿耶说说,你到底急什么?”

ps:感谢书友神马赛克、云中跃动的星辰的打赏。

另,文中对于当时各国各势力的称呼,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色,称呼多有不同,我在叙述时多用的后世普及性的称呼,在当事人的立场会多用符合角色身份的称呼。

包括角色也是一样,有很多改了名的(如海进,即米信),后来避了讳的,有赐姓的(如第一章的李存审,就是符彦卿之父符存审),书中多按时间节点写,比如,向训,即向拱,历史上为避柴宗训之讳而改,曹胤,即曹英,历史上为避赵匡胤讳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