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八章

亲,黄老爷既然还在方圆几十里内住着,完全不跟兄长来往的话,只会被人嚼舌根:谁管你过去受了多大委屈?你现在过得这么好,却不与亲戚来往,普通人只会更喜欢编排为富不仁的戏码……他本来就是个脸皮薄的,所以明知道哥嫂拿他当冤大头,也没法做到完全不管,每年年前还要回家一趟,带点年货给哥嫂,也给自己爹娘坟头填把土。他自认为不欠哥嫂什么,走的也就是个面子情,倒是跟自家妹子关系还不错,妹夫是他给挑的,因为这个还跟大哥干了一仗,最后他把妹子接到自己家,掏了五十贯嫁妆把妹子嫁了个差不多的人家:要不是他出手,搞不好妹子就得给他大哥随便找家彩礼多的人家给嫁了。

而跟因为没有完成昔日梦想而感到遗憾的黄世仁比起来,一直在乡下生活的黄世礼的则压根没有心思琢磨别的!因为周围只有旱地的人家纷纷种上了高产的玉米小麦,粮食产量高了,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虽然大米比这些耐旱作物出产的粮食还是贵些,但在绝大部分人对粮食的要求都止于饱腹的情况下上,普通水田出产的普通稻米价格一路下滑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再加上他妻子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后,日子就更加紧了。两百亩地看着不少,分到每一个孩子也就没多少东西了。

家中每况愈下的黄世礼的老婆李氏看着黄世仁家的情况,眼红的快要烧起来,每每都要想办法刮点便宜出来:前年是他家小女儿生了病,巴巴地雇了马车,走了几十里地送到镇上王郎中这里,然后跑到黄老爷门前哭:说儿子要病死了没钱看,硬是从黄老爷这里榨出去二十贯;去年则是说老二要成亲,死活问黄老爷要了二十两银子做彩礼……

大概是想到今年还没有刮黄世仁两口子一笔,见黄世仁夫妇带了年货回来,李氏便在饭桌上便提起了要把四儿子送到黄家念书去,提也不提束脩的事儿,直接就说自家儿子到了读书的年纪,叔叔家有先生何必在到别处折腾,去叔叔家上两年课正好的。

钱氏火的要死,直接就问她给多少钱,隔壁的小郎过来上课一人交了两贯,你准备给多少!李氏压根不接这个话茬,倒提起黄鹂了,说黄鹂已经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了,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多掏那五百文,还不如就算到他家老三头上,好歹老三读好了书还是给黄家光宗耀祖呢的。钱氏气了个半死,当场就骂黄氏不要脸,自己的儿子想要丢给别人养……

好么,一场家庭聚会,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两口子走的时候,只有黄世礼家的老二夫妇偷偷跑出来送了一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