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一十六章 穷酸老兵的战术有奇效

,造多了纯属是浪费钱。

这就是‘框架’的局限,他们还没法儿改出,因为要改就要动那套大框架。

老美10+30+30的军事思路,决定了它们的设计生产逻辑。

10天内部署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30天内打垮敌人,30天内完成休整重组。

基于这套军事逻辑,老美很多先进武器的设计都是受限制的。

相比美利坚,现在的华国就显得灵活的多了……

因为设计的武器的初衷大部分是用于本土作战,我有铁路和高速运输便利,武器的尺寸可以稍微放开一点,大不了就多搞几个型号而已。

于是就有了早期的多种‘神奇火箭炮’!

相比‘海马斯’想要一鱼多吃的野心,设计多种型号要务实的多也便宜的多。

打好了国防基础,在尝试新的东西才有意义!

索伦这种穷酸兵出身的老家伙,就是在华国变革期产生的‘淘汰货’,因为他们没法儿适应日新月异的武器和战术变革,。

不过他这种‘淘汰货’的战术思维,反而更加符合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需求。

阿菲卡坦桑尼亚的陆军就是华国八九十年代帮忙培训的,到现在他们在阿菲卡东部,也能吊打周边诸如肯尼亚,莫桑比克,卢旺达之流。

这种过苦日子的战术思路,造就了一个穷酸却高效的战斗体系。

唯一不好的就是士兵日子比较苦,打起来也很危险。

好处就是有这碗苦水打底,后续武器越是先进,这种思维提供的加持就越大。

什么精度不够威力来凑,什么穷时穿插富时覆盖……

这些话看似都是调侃,但是拿到现实当中就是军事变革中的一个阶段,高精尖依然是未来的主流。

不过现实打仗的时候,有啥就用啥吧!

务实最重要!

很多所谓的学院派只学到了欧美的皮毛,明明没有人家那么先进的设备武器,却要一切像欧美看齐。

殊不知你学到骨子里去了,也就上了别人的套了。

基本上所有经历过老美军事培训的组织或者个人,最后都会成为美制军械的购买者。

老美与其说是在帮忙培训,倒不如说是在发展客户。

在安全问题的选择上掉入了别人设计的框架,你还想要独立自主?

做梦呢?

库尔德人就是其中之一,这帮千里迢迢赶来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