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5章 弄巧成拙

机会,他张志远再不趁虚而入,更待何时。

黄山到底老成持重,担心道:“现在工程进行到差不多一半了,谁还会愿意接手?”

段焱华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市桥梁公司已经表示愿意接手了。

他怕黄山提出质疑,赶紧解释道:“市里也有这个意向。”

黄山哦了一声,摆摆手道:“这件事你看着处理。但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将影响压到最少。第二,工程进度必须赶上去,质量不能有任何问题。”

段焱华满心欢喜道:“您放心,我亲自去办。”

汇报过后的段焱华心里有了底。

他给梁氏兄弟下了最后一道通牒,两天之内如不能恢复施工,茅山县将撤销与他们的合同。

段焱华清楚,现在的情况别说是两天,就是给他们一个星期,未必就能正常恢复施工。

梁氏兄弟公司接到通牒后,安排人来与他交涉,提出现在正是丰水季节,为确保施工质量,他们暂时不能施工。若是茅山县单方面撤销合同,他们不会坐以待毙,必定法庭上见。

段焱华要的就是这个态度。他的通牒还有最后一个意思,那就是即便梁氏兄弟在接到通牒后复工,他也会让他们无法复工。

而最能直接让施工无法进行的方法,就是将工地的水电全部断了。

要做到这一点,对他而言,太轻松不过。

梁氏公司现在唯一的一条退路,就是主动卷铺盖走人。

许一山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老吴办公室翻找茅山历史。

杜鹃请求他帮助寻找爷爷的遗骨,这几乎就是一桩无头的事。

杜鹃爷爷当年毕竟是敌对阵容的军官,历史上有他一笔,但公开的史料有不有关于他的记载,很难说。

他是偶然想起老吴的。老吴一辈子从事着地方志的工作。地方志不仅仅是记录地理条件的变化,更多是对地方的人物、风俗,以及传统的一些事作真实的记录。

杜鹃爷爷是从茅山县走出的军官,茅山县的地方志上不可能不留有他的痕迹。

果然,他在与老吴说了来意后,老吴得意大笑,“小许,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

老吴不但对茅山近百年来涌现的人物和事迹了若指掌,而且对当年的那段历史深有涉猎与研究。

他没花多少时间,就从一堆历史资料中找到了吴家的资料。

许一山正要静下心来细细研读时,工地负责人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