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八章 鲁襄公(二)

鲁襄公四年,即公元前五六九年,三月,楚国将要进攻陈国,这个时候陈国国君陈成公去世,楚国便停止了进攻,可陈国依旧不听从楚国的命令。

鲁国的臧武仲听说了之后,就表示,陈国不服从楚国,一定会灭亡。大国实行礼仪却不去服从,对大国来说都会有灾难,更何况是小国呢?

夏季,叔孙豹到晋国朝见,这是对知武子聘问的回礼。

晋悼公设宴款待他,让乐师演奏《肆夏》的三章,叔孙豹没有答拜,演唱《文王》三曲,叔孙豹依旧没有答拜,直到演唱了《鹿鸣》三曲,进行了三次答拜。

韩献子于是派人询问穆叔(叔孙豹),您奉国君的命令光临我国,我国按照先君的礼仪并演乐来招待您,你为什么舍弃重大的而三拜微小的,请问这是什么礼仪?

穆叔则表示,《三夏》,是天子用来招待诸侯领袖的,使臣不敢听到。《文王》,是两国国君相见的音乐,不是使臣能听的。《鹿鸣》,是贵国国君用来嘉奖我国国君的,怎么敢不答拜呢?《四牧》,是君主用来慰劳使臣的,怎么敢不再拜?《皇皇者华》,是君主告诫使臣,‘一定要向忠信的人咨询’。我听说,‘向善人访求询问就是咨,咨询亲戚就是询,咨询礼仪就是度,咨询事务就是诹(zou,咨询困难就是谋’,我得到了这五种善,怎么敢不再三拜谢呢?

秋季,鲁襄公的生母定姒去世,她是鲁成公的妾,但因为是鲁襄公的母亲,所以尊称她为夫人。

鲁襄公当时才七岁,国事都由季文子决定,定姒的安葬没有在祖庙没停放棺木,没有用内棺,也没有举行虞祭(古礼,既葬之后的祭祀),匠庆就对季文子表示,您是正卿,但小君的丧礼没有完成,这便是不能让国君为他的生母送终。国君长大之后,会责备谁呢?

当初,季文子为自己在浦园的东门外种植了六棵槚木,匠庆请求用这些为定姒打造棺椁。季文子则说,简单点吧。

不过,匠庆没有听从,依然用它们为定姒打造棺椁,季文子也没有阻止。

《左传》评价是这样此事的,《志》(这本书好像是亡佚了,但从《左传》的几次引用来看,当是足以传世的经典)说,‘多行无礼,必自及也’,说的就是季文子这样的情况。

冬季,鲁襄公到晋国去听政,晋悼公设宴招待他。

鲁襄公请求把鄫国作为鲁国的附庸,晋悼公没有同意。

孟献子跟随在鲁襄公的身边,就表示,由于我国紧挨着仇敌,但还是愿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