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天人对话

“先生”的曾远风,都一起在这里停步。那么,我也找到了坐下来的理由。

安灵堂不远处有两把石椅,朝着一个小小的松柏林。边上,又有一个浅浅的水池,水面上浮着大片枯叶。

我在一把石椅上坐下,微闭着眼睛。一开始思绪很杂,跳荡滑动,慢慢舒了几口气,安静下来。

我的眼前,出现了这些老人,我对他们轻声说话。他们没有表情,但似乎又有表情。

我第一个想恭恭敬敬地上前交谈的,是余鸿文先生。

余鸿文先生,我应该叫您一声爷爷。我出生时,祖父早已去世,因此从小没叫过谁爷爷。从前见到您时也曾经想叫,又觉得不好意思。

现在可以叫一声了,但是我仅仅这么一想,还没有叫出口呢,就觉得自己已经蹲到了您的膝下。抬头看您,白须宽袄,太阳在您背上。

在您背后,仿佛还远远近近地站着我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你们是一代人。他们走得比您早,因此看过去有点影影绰绰。

我不知道,我的长辈,当你们听说自己的一个孙儿成了“中国历来受诽谤最多的独立知识分子”时,会是什么感觉。是担忧、心疼、愤怒,还是自豪?

这个称号,是几个学者经过认真调查才得出的。我当时一听也怀疑,后来仔细一想,如果不是只算一时一地,而是算二十年的连续不断,算每一次的全国规模,确实没有人能超过。

我估计,你们之中,独独对这件事感到自豪的一定是祖母,我已经看到她炯炯的目光。其他长辈,多少都有点困惑:怎么会是这样?

对此,我愿意接受你们的盘问。

代表长辈盘问我的,应该是作为我父母媒人的您,余鸿文先生。

我似乎已经听到您的声音。

您分明在说:“讨论诽谤,不必看内容,只看它为什么发生。”

我点头。

于是您开始问了:“你和诽谤者之间,有没有权位之争?”

我回答道:“自从二十年前辞职后,我没有任何官职,也不是什么代表、委员,又早就退出一切官方协会,因此没有丝毫权位可言。他们能争什么?”

您又问:“你与他们,有没有利益之争?”

我回答道:“我几百万言的研究著作,十几万公里的考察计划,从开始到完成,从未申请过一分钱的政府资助。他们能争什么?”

您又问:“你与他们,有没有学术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