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7章 无烟火药、秋粮丰收

再有两天就是中秋节了,很多农作物都是陆续的成熟了,谷子,粟子,大豆,高粱,农民已经开始在地里收割了。

棉花田里面,有的棉桃已经是朵朵绽开了。

胡湘已经安排人采摘了,采摘的棉花晒干后,都运输到山上基地,让化合营的工匠试验制作无烟火药硝化棉。

虽然胡湘已经告知胡亮,硝化棉的化合制作原理,但要制作成功也不是轻易就试验出来的。

历史的上的无烟火药是德国化学家舍恩拜做试验时,不小心把盛满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了,溶液流在桌上,用抹布察溶液后,发现抹布特别容易燃烧,发现的。

写小说不能引用故事,不然就是抄袭,读到可以自己搜索无烟火药故事

无烟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不发生烟雾或只发生少量烟雾。使用无烟火药可以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无烟火药的诞生为弹药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1890年代初,欧洲国家的军用步枪弹基本上从大口径黑火药枪弹演变为较小口径无烟火药枪弹。

马克沁重机枪也是因为使用了无烟火药才具有实用的价值,因为黑火药残渣太多,按机枪的射速度,枪管很快就不能用了,残渣会让枪管炸膛。

胡湘可不想火棉发明后,几十年后才能达到实用,有了胡湘这个后世知识指导,明确这个硝化棉,肯定能做子弹的发射药,而且比黑火药好,工匠就可以日夜不断的做试验,一定要调制出可实用的火药,可不能在子弹里面没有击发就爆炸了,那就危险了,还不如不用无烟火药。

这也是胡湘给胡亮的化合营安排的重点任务。

高中化学里面虽然讲了硝酸和纤维素的化合原理,但都是理论性质的,也介绍了含氮量高的俗称火棉,用以制造无烟火药;含氮量低的俗称胶棉,用以制造喷漆、人造革、胶片、塑料等。

但理论和实际制作都需要摸索。

地里面收秋粮,是目前武安的大事,农业里面百分之70的收成,都是在秋季,二哥也安排了部分团练军回家帮助秋收,胡湘和胡都头带领的特战队,也停止训练,回到武安县城待命,胡家护卫队的部分队员也都去地里面帮忙。

因为有了马匹,二哥也在全县的村庄建立了快速联络线,既能快速的召集人员,也能快速传递消息,目前的武安也就五六十个自然村庄,平均每个村庄也就一百多人,在蒙古人袭击以前,平均每个村庄有二百多人。当然有多也有少,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