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章 抉择

四位工程师都被林炬的突然转折闪了腰,不是说稳重的吗?

“看什么看,我们是开挂的,当然符合常理!”

林炬很理所当然,既然两者难度差不多,那就航天飞机了!他偏要逆着潮流来一回。

系统面板中,研究所添加第二个任务——第一个是新远一号的改造项目。

【根据技术援助,将至少5名航天员或2名航天员和3600公斤科学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并安全返回,完成一次火箭回收实验。】

【当前进度:0%】

【投资:0】

得,任务已经建立,郭申与其余三人相视一眼耸耸肩,执行就对了。

林炬将系统的援助和任务奖励的火箭回收技术一股脑拿了出来,把硬盘摆在桌子上:

“各位,我们只有359天了,请发挥出你们的潜力!”

3天后,研究所的工程师将得到的技术梳理了一遍。

3d火箭发动机增材打印是个好东西,能极大缩短火箭发动机制造时间,基本达到了后世老马的空叉生产发动机的速度,K120的制造时长又能砍半。

Rx01数据总线是与c级火箭回收技术配套的软件标准,使火箭的控制更加精细可靠。

c级火箭技术是指5米直径级火箭一级的回收技术,采用的是自带脚架、垂直降落。

其包含了相当丰富的火箭回收时姿态数据库,使自动控制系统能提前预判火箭的动作,使得及时调整姿态以免失控,整体可靠度达到97%。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内部代号h-1型航天飞机技术指标。

当技术资料被解读的那一刻,郭申就直呼捡到宝了。

航天飞机最大的麻烦不是安全性,而是价格太贵。

单纯飞一次的发射费用不贵,贵的是外面的隔热瓦、陶瓷绝热板。

它像一块块砖一样贴在航天飞机的外表,使得后者能以百吨重的机体穿越大气而不被烧毁。

每一次飞行任务都要重新贴,数量更是几万块之多,光是贴隔热瓦的费用就能让巅峰时期的老美都肉痛无比。

数量太多还导致安全隐患,脱落一块就可能砸到整个火箭的某一部分,引发事故。

h1航天飞机也有隔热瓦,但它的隔热瓦先进太多了。

面积更大、重量更轻、性能更好,整架飞机才用了几百块,和初始的航天飞机简直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