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前事

呼呼地停在跑道上就完全是两种境界。

关于新远的大新闻结束了,但今日的新闻似乎特别关注航天,紧接着又是航天局下属几个院的新闻,表示他们正在开展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究。

甚至2016年才会公开的腾云工程居然提前两年有了消息,可能同样是遭受了刺激。

最后是罕见的航天局大佬出来总结:“我国航天已经进入了新时期、新赛道,航天局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发扬开放的合作精神,力争将我国航天事业带入一流航天强国的序列……”

嗯,这个时候华国航天确实与先进水平差距很大。

现役的长征二、三、四家族都还是采用偏二甲肼的“毒发”,技术上较为落后,运载能力也只能算中等。

三年前发射了实验性质的空间站“天宫一号”、“天宫二号”要两年后才发射。

原本航天局的思路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不跟外国人争,自己省点钱多花点时间而已。

结果突然冒出来林炬这么一刺激航天局坐不住了,落后于阿美大家都不怕,可要是比后起的私人航天还不如就丢大人了。

当新闻播放完,还未因移动互联网彻底强大的网络上才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

进入“10”年代,华国的各项都在崛起,2011年,北约代号“火焰獠牙”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首飞,2012年,六万吨重的航母入列,然而航天上虽然有进步,却无法给人耳目一新的震撼。

怪只怪冷战的时候两家超级阵营太拼了,几十年的工业老底加上不要命的竞赛,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尤里·加加林飞上太空只用了4年,又用1961到1969的八年努力将人类送上月球。

要知道加加林坐的“东方”号飞船压根没电子计算机,只有原始的继电器;再入大气层的时候返回舱没有带人安全着陆的能力,而是在一定高度将加加林弹射出去跳伞。

最后尤里·加加林自己操控降落伞降落到了一片农田,穿着黄色的太空服走向一个带着女儿和牛的妇女,问她们找到电话让人来接自己。

第一个上天的阿美人艾伦·谢泼德,坐在陆军改造的中程弹道导弹上飞上太空,他的飞船比加加林乘坐的“东方”更简陋,总重才1吨,甚至到不了轨道只能在太空停留15分钟就返回。

当谢泼德被记者问到他坐在红石火箭顶部等待发射的感想时,他回答:“这艘太空船的每一个零件都是由出价最低的承包商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