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章 IL-76MD

修也是最早完成的。

顺带一提,狗大户的木卡拉发射场刚刚完成选址和位置测定,国内的施工团队才开始装船。

琼州发射场已经得到了新远二号的转运信息,然后发射管理局就麻了。

上一次的新远一号起飞重量还不到100吨,新远二号就1400吨了?长征五号都没这个大!

黄副局长亲自打电话询问,话里话外其实就表达了一个意思:

发射场你要用我们没法拒绝,不过这么大的火箭,加注满后1000多吨燃料,要是炸了那个发射工位也就废了,新远那么急匆匆搞出来靠不靠谱。

林炬当然是保证新远二号绝不会炸,至少不会炸在发射塔架上。

但他现在也有些急了,因为海运严重影响了火箭的发射日程。

每次回收、运回、整备、装船就算轮船以最快的速度来回一次都要一个月,一个月最多打两发。

6月初的新远二号遥一验证火箭靠不靠谱;6月底的遥二火箭带着航天飞机上去无人飞行;7月中的遥三火箭再次带航天飞机无人飞行,7月底或者8月初的时候才能进行第一次载人发射任务。

问题来了,这中间的变数太多,几乎是卡着系统规定的时间完成,中间顶多有25天的时间空余。

万一遇到台风什么的,运火箭的船只停运半个月,完蛋。

琼州狂风暴雨,发射也要延迟。

但两次无人飞行是底线,即使让第一枚新远二号就带上航天飞机也不行,因为第一架可以真正载人的h1必须要6月才能下线,赶不上火箭转运。

陆上转运也不可行,6米直径的新远二号过不了隧道,隧道能通过的最大火箭直径也就卡在3.5米,多一点是真的不行了。

公路虽然能过,但属于特种货物,连续这么几次折腾路管局绝对不给许可,对交通影响太大了。

空运……空运呢?

林炬让系统工程师们分析可行性,新远刚好还有两架图154呢,既然能背h1,那能不能背新远二号?

答案是……不能。

新远二号一级多达7台液氧甲烷发动机就有近10吨,芯一级空重39吨,已经超过了图154的最大运载能力。

拆掉发动机也不行,即使是39吨重的壳体也太重了,图154因为机尾的发动机进气口在上方,导致背部支架很高以免影响进气,39吨质量导致的重心变化绝对会导致机毁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