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章 多事之秋

的助推器,芯级和连接器肯定要经过特别设计,这就是一个难点;

5米直径箭体制造很消耗产能,还必须催一催津沽加大人员力量,不然根本生产不了那么多火箭。

六院开始加班加点搞定yf130的设计,虽然它数据平平无法复用,但推力就是唯一的优点,要做到单燃烧室240吨推力可不是个小工程,还有二级、三级用的氢氧机,也必须优化设计。

五院要加速新一代载人飞船的收尾,这个质量21.6吨的新一代飞船将作为登月飞船的生活和指令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有环月的空间站、着陆器等等,麻烦很多,但好在外包出去不少。

其他各院也没有闲着,都开始抢时间完成自己分到的子系统,不敢拖长征十号的后腿。

不过这些尚未影响到天宫一期工程,毕竟这个计划大部分火箭和航天器都是现成的,这点精力还是挤得出来的。

10月7日,国庆周的最后一天,天宫二号搭乘几经改进的长征二号f火箭,于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送入近地轨道。

一天后,新远五号乙中型火箭在琼州首飞。

新远五号乙拥有芯级和四个助推器,五个部分均可回收,虽然成本低但用起来其实挺麻烦的。

因为一个回收部分就需要占用1个场地,所以需要同时在5个着陆场回收。

原本对于光杆火箭发射场和着陆场可以通用,但由于新远五号乙太占地方不得不在琼州以分隔1.2公里为界修起了环形的八个着陆场和中间的一个着陆场,其实就是一块铺了绝热材料的空地。

新远五号乙的发射没什么好看的,相当于是一个plus版的长征二号f,或者是长征七号,但回收的场面很壮观:

一个3.5米直径芯级在中央,四个2.5米助推器几乎是保持在同一高度,同步展开支撑腿落地,远远看上去就跟什么阵法一样,在尾焰的衬托下尤其壮观。

回收的事儿多了一些,但好在成本确实低,整备一次的全费用才三千万,新远二号是1.3亿,只是后者的零头而已。

就是把h1装在3.5米直径火箭的上面有些不协调,看上去像个棒槌一样头重脚轻。

航天局对新远五号的首飞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用它来搭载h1发射航天员价格也低了一大截,愁的是六院,因为新远五号芯级的那台380吨全流量液氧煤油发动机实在是让人眼馋。

单燃烧室、比冲高达340秒,全流量,可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