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5章 科考站前期论证

%的燃料,新远二号甲以及配套着陆器能送到月表的质量谢廖夫认为极限就是6吨。

所以征集方案时他直接把开采到存储液氢液氧的一堆设计提交了上去,其他部分并没有参与的兴趣。

新远现在注意力主要在无人基地燃料制取以及轨道燃料输送系统建设,这样才能做到大规模廉价月轨-月表运输。

比如谢廖夫制定的方案里,放置四台6吨重的液氢液氧制取设备,每天可以制取约43公斤液氢,100天就能制取4.3吨的液氢。

再加上同时制取的液氧就是38.83吨液氧\/液氢燃料,采用零蒸发存储技术在100天里保存36吨应该没问题。

假设制造一种专用的mtv(moontravelvehicle即月球穿梭机,能在月表-月表,月表-月轨之间往返),干重4.5吨以下,每一次加注燃料36吨,起飞质量约40吨左右。

从月表起飞到与绕月空间站对接消耗约13吨燃料,然后将燃料罐中的剩余燃料抽取到绕月空间站里储存,留下8到9吨燃料用于返回月球表面。

每一次“加油”任务可以给绕月空间站带去14吨左右的燃料,足够加满一架h2n的燃料贮罐。

执行一次补给需要100天积累燃料,算上整修,一年三次为月轨输送40吨以上燃料没问题。

如果是给登月使用的登陆器,那么就研发载人版的mtv,干重4.5吨,留给人员设备下行的载荷2.5吨,起飞降落一次需要消耗23吨左右燃料,差不多需要积攒60天。

也就是说,仅仅是四台燃料制取设备,就能保证从月表制取能够提供每年6次可重复登陆器的燃料。

如果说想要保持每年登月一次,都是用月轨的可重复登陆器以及月球燃料登月,一台设备工作250天就够了,剩下的100天产出的液氢液氧供科考站使用。

整个系统需要至少一台冰挖掘\/运输车、一台冰破碎\/纯水制取机、一台电解氢氧制备机、5一台压缩设备、一个可存储50吨的贮藏模块,以及3台配套的40kw发电功率通用核电车。

要形成基本的燃料开采-存储系统,至少需要新远二号乙(三级构型)8次发射任务,仅火箭发射总费用就报价35亿元。

而设备报价新远给的价格是最低8台算上着陆器一口价45亿,新远承包的总建设价格最低就是80亿元,制造成本占比20%,总成本占比约30%左右,利润还算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