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0章 的卢

姆撞击坑赶呢!

事实证明naca还是有技术的,虽然已经多年未执行月表探测任务,但伊西斯一号原本设计给火星用的天空起重机还是完美工作,轻轻地把月球车放下后就飞到一边成为一团垃圾了。

伊西斯一号着陆地点距离库姆撞击坑只有17公里,按照它的速度每天赶路10小时也不过半个月,实际上一个月时间过去比较合理。

所以现在库姆撞击坑周围有9个探测器……

现在,伊西斯一号正在顽强地转动车轮,以每小时超过160米的速度前进。

……

“老沈,你说这伊西斯一号过来了,我们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沈祚舟:“我觉得大可不必。”

“又不是捣乱,你想想两个来自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探测器聚集在一起,探索者ii还能给他们带块冰当作礼物。”

来自新远的驻派代表大开脑洞,一个劲地想法子“欢迎”伊西斯一号。

“还有,伊西斯一号过来太慢了,让探索者ii跑过去最多一天,我们可以跟着它,仔细研究研究它的构造,以后造火星车也有经验。”

沈祚舟:“但是‘萤火’不是已经在选型了吗?”

“萤火”是航发委最后规划的核动力火星车项目代号,是一种计划制造四台的通用核动力轮式自走巡视平台。

现在提出的指标是重量2.1到2.7吨,拥有5kw以上发电能力,以及多种综合探测能力等等。

目前有4种构型正在互相比较,预计5月前正式落地进入研制建造阶段。

但不管是哪种构型,都比“好奇号”平台强大得多。

沈祚舟也参与了一个构型方案,不过信心并不是太足。

两人用这样的闲聊打发着时间,时不时确认一下“满月”的状态,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玉兔三号着陆器上搭载的激光测距仪此时指向“满月”,指引后者修正自己的航线。

那台强劲的yf75m发动机在精确的控制下灵活摆动喷管,登陆器以15米的下降率持续降低高度。

此时,眼力强一些的人已经能从登陆器摄像头传回的画面中看到下面的两个小黑点了,那就是玉兔三号以及探索者6号机器人。

临近月表不到30米高度时yf75m的节流阀开启到最大,强大的反推力使得登陆器在离月面只有两三米的时候速度已经接近零,然后在反冲气流的作用下下降完最后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