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4章 我感觉良好

的非常好,恭喜你们。”

林炬:“我突然想联合矿业是不是应该上市?要不然现在应该可能涨停的。”

佘院士:“……”

联合矿业还真有上市计划,只不过原来计划是等“玉树”基地初步开工的时候在上交所上市,奔个开门红的彩头。

可现在林炬这么一说他突然也觉得有些可惜,总感觉自己亏了不少。

别说这些钱是小钱,航天局现在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天宫空间站、前进号空间站、曙光计划、嫦娥计划、天问计划都是十分耗钱的大项目,账上的经费已经被耗了差不多大半。

载人登陆火星虽然已经确认下来,但经费得等明年2月份的大会通过才能批,即使有已经了前进号的重要助力,也至少得投资几千亿人民币才有可能完成火星计划。

这并非是夸张,火星的环境和距离就决定了成本的指数级上升,每一次发射任务都得是百吨级的巨型火箭,而且因为距离和窗口期的因素摆渡船效果也不大。

前进号的组装完毕并不等于就万事大吉,相反这么大的空间站熟悉和维护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现在的天宫空间站重量是原世界线的三倍,加上极为频繁的发射任务(2017年就执行了包括商业飞行在内的11次载人任务),每年的维护费用就高达70亿元,前进号用掉两三百亿以上轻轻松松。

而2017年度航天局拿到的经费是多少呢?对外披露是138亿美元(曙光计划的预算包含在2015年支出里),约950亿人民币。

如果联合矿业能用各种办法赚到钱,不说实现盈利,能补贴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支出都是个不小的数字了。

这还得多亏了现役火箭大半都实现了可回收复用,还能承接商业发射赚点钱,不然还得再增加几百亿。

从1992到2014的20多年里航天局才花掉了200亿元,而之后三年的预算的数字是它的十倍,疯狂推动着华国航天一路狂飙,以惊人的速度建起了太空奇迹,即使抛掉新远也算得上是世界第一。

虽然这种大力出奇迹、靠着工业优势和充沛资金向前冲刺的过程很舒服,但佘院士还是没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当初谢廖夫把腾云工程也揽到了手里,不知道进度如何?

……

“雷亚纳,你是阿伯的英雄,你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真主子民。”

在木卡拉航天发射场,这里的“总指挥”兼“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