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7章 余波

方都想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华方口风很严实除了透露出“有人驾驶”这个关键信息以外就只有完全糊弄人的“气象用途飞机”说辞,毕竟非法横穿领空的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区别可不小。

说起来“气象飞机”大家还挺熟悉,当年u2在联盟境内被击落时阿美也是这么说的,以彼之道还彼之身了属于是。

虽然这个问题最后被糊弄了过去,但所有人都对那个未知飞行器非常感兴趣,正在尽一切努力获得相关信息。

不过对于六角大楼来说,光是现在能够确认的指标就已经足够吓人了。

整个空军情报室开了两个小时的转向研讨会,除了技术专家偶尔发言以外其他人都在可怕的沉默中。

纵观整个空战的历史,最开始是原始阶段的机动制胜论,后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发展为能量制胜,也就是高空高速理论,并在二战后的第二代喷气机时代发展到巅峰,新飞机打不到两马赫两万米的“双二”指标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更是催生出了xb70“女武神”、sr71“黑鸟”这样能飞三马赫的怪物。

但高空高速理论随着导弹技术的日渐成熟渐渐没落,空战开始向信息化前进,结果现在一看高空高速理论似乎没有过时?

或者说,以前放弃高空高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还“不够高”、“不够快”。

被召集而来的naca和航空企业专家看到“12马赫”“6万米”“有人驾驶”“大气层飞行器”“公里航程”时第一时间都在摇头,认为这五个指标合在一起完全不可能。

但事实胜于雄辩,他们也只能绞尽脑汁思考着什么样的技术能做到如此地步。

脸色阴沉到能出水的凯里少将也知道飞机暂时分析不出什么,转而问道:

“在问我们能不能造出这样的飞行器之前,你们先告诉我如何击落它。”

技术专家们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有人说道:

“标准三具有这样的能力,但雷达指引有问题,敌人的飞机显然用了隐身设计,虽然现在看来还有很多问题,但也还处于试验阶段,他们肯定会在未来解决这些麻烦。”

“爱国者3也有潜力,问题也差不多,还有萨德,具有反导能力的导弹理论上都差不多的。”

“……”

一番讨论下来大家发现虽然理论上有不少能够打得到的导弹,但引导是个大问题,他们能想到的缺陷别人也肯定在想办法改进,加上高度和速度的天然屏障,实际想击落还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