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1章 转正

,高度超过210米,四根固体助推器推力吨,芯级采用39台yf-96(h280)液氧液氢发动机,海平面推力280吨,起飞推力总共吨,起飞质量余吨,采用海上发射方案。

细心的人已经发现了长征十八与此前新远四号的数据非常相似,实际上就是航发委把这个型号“转正”,第一次把民营火箭公司的火箭列入“长征”系列,以后将成为官方序列的现役火箭。

作为一枚块头仅次于60年代臆想之作“海龙号”的超级火箭,长征十八号分为基础型、甲、乙三个构型,基础型近地轨道运力550吨与海龙号平级,甲型也就是首发瞄准月球任务的二级半构型近地轨道运力800吨,能直接把360吨载荷送往月球。

罗伯特当时看到这些新闻以后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遭到了恶搞,但和长征十八号同时公布的还有航天局在研的长征九号火箭,它也已经完全定型,采用12米直径箭体,最大起飞推力也超过吨,能把400吨载荷打到低轨。

就在他想亲自飞到对面去问问这些同行究竟在发什么疯要制造这些怪物时,航发委也给出了制造超级火箭的原因:“九章”号登陆飞船,具体数据不详,但最大起飞质量能达到350吨,可以一次性往月球运输200吨以上载荷。

“九章”号飞船根据描述可以在近地轨道、月球、月表之间携带大量载荷长期自由往返,将是未来月球任务的绝对主力,只是还没有任何外观和具体尺寸参数披露。

不过考虑到200吨以上的运载能力以及需要18米直径火箭发射,其个头恐怕也相当不小。

这也意味着华国人的登陆器直接从阿波罗计划水准的分体式进化到了只有星舰登月版能比肩的大型飞船,服役时间也绝对不会比星舰月球版更晚。

星舰的确是个好项目,虽然整体而言高轨运力稀烂,但通用性和性价比都相当优秀,只是它现在还没进行过一次成功的试射呢……

距离星舰的第二次飞行已经过去了2个月,马斯克也准备好了第三次发射的b10助推器和sn20飞船,跳过的序列都在地面测试时消耗掉了,足以见得specax依然维持了他们在猎鹰8上面的迭代速度。

不过一想到长征九号和长征十八两枚火箭罗伯特就头疼,虽然拿不准对面会不会将这两种怪物生产出来,但至少宣传上不能落下风。

那拿什么去对标起飞质量一万五千吨的超级火箭呢?

……

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