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3章 度假

爆开才对。

虽然之前出现过新远公司制造出了零蒸发液氢贮罐的消息,但传播范围很小,知道的人也嗤之以鼻。

米克林来的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如果自己是这枚火箭的设计总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结果是从最基础的箭体到控制系统,他都想不出有什么合理的手段能做到长征十八号表现出的水平。

就比如这个最基础的18米直径巨型箭体,不管是一体成型还是分段焊接都十分困难,要是露西亚制造这玩意真得倾国之力才勉强可行。

他旁边的rka局长鲍里索夫更是止不住的羡慕,这种堪称奇观的疯狂造物在他看来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有那些精力足以制造出十枚“飓风”火箭,性价比低得吓人。

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这样的超级火箭,就不可能把九章号送上太空。

“他们应该用液氧煤油,这样的话就能把体积节省太多,12米直径就够了。”

这是他唯一能挑出来的刺,液氢虽然比冲极高但密度很低,一立方米的液氢只有70公斤,而同样体积的煤油却有足足800公斤,是液氢的的10倍。

如果使用煤油作为燃料,整个研制费用至少能降低一半。

“可那样就做不到近地800吨和360吨的月球轨道运力了。”

米克林虽然也本能地有种压低成本的冲动,但正是氢氧动力才使得长征十八号做到了5.3%的惊人运载系数,换成煤油发动机顶多3.5%,那可就是近两百吨的近地轨道运力差距。

以巨大的额外代价去追求最顶级的性能提升,虽然不符合成本效益平衡控制思路,却最能不在技术人员心中留下任何遗憾。

越是看这枚史无前例的超级火箭,米克林越发感到了rka深刻的技术落后,甚至全世界的宇航技术与之相比都被远远甩开,几乎和1969年阿波罗计划登月时的naca一样,第一名直接对全世界产生了可怕的碾压性优势。

而就在他忧郁的时候远处传来了螺旋桨的声音,一架德·哈维兰海狸水上飞机正低空飞过,绕着吊装现场开始绕圈。

这是一架只能容纳四人的小飞机,飞行性能相当好,林炬就在后排向下仔细观察着作业区,飞了半个多小时才在码头旁边降落,跳出机舱落在木制栈桥上面。

同样抵达了发射现场的谢廖夫穿着花色衬衫和短裤拖鞋,像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游客一样走向林炬,取下墨镜打招呼:

“还是热带的岛屿最令人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