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章 隐藏的一切

,无非是想让我多留些时日,以便你培养自己的势力。然而,一旦我离去,你仍需面对决断之责。你若想借他人之口表达己意,却又不想背负骂名或承担责任,此等心思,我岂能不知?”

胡惟庸闻言,面色微变,却未立即反驳。他心知李善长所言非虚,自己确实存有私心与野心,不愿轻易表露立场,更不愿轻易承担责任。他想借李善长之力稳住局面,同时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取而代之。然而,他也清楚,这样的做法终非长久之计,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胡惟庸沉思片刻,道:“李相,那皇上为何安排三位藩王前往凤阳呢?”李善长叹了口气,解释道:“皇上意在逐步接管兵权,特别是边塞地区的。这三位藩王中,唯燕王有独镇一方的潜质,但他们都缺乏实际经验。不经过磨练,他们如何能够掌军、处理地方事务呢?如今国家安定,皇上或许有了‘兔死狗烹’的念头。我年岁已高,希望早日退隐,享受晚年。至于未来,便是你们年轻一代的天下了。”

胡惟庸默然,心中泛起波澜。他明白李善长的意思,也清楚皇上的意图。在这个权力旋涡中,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以免卷入不必要的纷争。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势力,为未来的权力斗争做好准备。

两人之间的对话虽然平和,但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明的紧张感。在这个充满权谋和利益交织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机警,才能在这个政治舞台上立足。

在乾清宫的御书房内,朱元璋与太子朱标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对朱标说:“标儿,这是你首次监国,虽然你年纪尚轻,但你必须逐渐涉足政务,树立起你的威信。你要记住,作为未来的皇帝,你必须有自己的决断力和影响力。”

他顿了一顿,继续道:“在处理政务时,你要多问、多听、多想。李善长和胡惟庸二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臣,他们在大事上不会乱来。但你要记住,涉及官员的提拔和调动,一律不准擅自决定。必须等我回京后再议。这是为了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也是为了保护你自己。”

朱元璋的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期许:“标儿,你可以从奏折中发掘一些你认为有潜力的文官,作为你的储备人才。下次朝会时,你可以提议他们的调动和晋升。这样既能锻炼你的眼光,也能逐渐建立起你的太子班底。”

他拍了拍朱标的肩膀,叹道:“至于武将方面,我们只能等待。等待新生代将领的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