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章 难题

问题的关键不是一个职位的问题,而是终身大事就要这样错过了!他现在很发愁,该如何上门去分说。这个彩礼钱是不是应该借一点,可是凤阳的卫所的兄弟们很苦,自己怎么忍心借,而且什么时候才能还上?

朱棣在完成了卯时的点名之后,开始着手组织检阅训练。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是决定让各个总旗按照以往的模式走一遍程序。这是因为这个卫所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守卫中原内部的凤阳,而非进行频繁的战斗。

事实上,这个卫所的士兵们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强化训练。朱棣自从来到这里后,通过观察已经发现,他们的训练水平并不高。这群士兵甚至在与地方警察的械斗中也只能保持不落下风的状态,这在建国初期,一个能够轻易将蒙古人按在地上摩擦的时代,显得尤为滑稽。

这与当时的军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卫所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挂着正规部队名头的预备役部队。他们的正规部队主要职责是看守凤阳城,而前线的战斗则与他们无关。因此,对于这些士兵来说,能够通过耕种土地养活自己,而不选择逃亡,已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最好表现了。

尽管如此,朱棣仍然希望能够提高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他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逐步加强训练强度,提高士兵们的战斗技能。同时,他也将关注士兵们的生活状况,确保他们能够有足够的食物和衣物,从而保持良好的战斗力。

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朱棣手里没有充足的粮食和钱,就现在自己几个 人吃饭都成问题,堂堂燕王还得去别人家蹭饭,说出来也不怕笑掉大牙。没钱没粮吃不饱的情况下要求这样要求那样,这不是在干事,这是在耍流氓!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阳光洒在校场上,训练项目也全部结束了。朱棣内心的失望和愤怒,只有他自己清楚。他瞥了一眼身边的刘五等几个护卫,看到他们困惑和怀疑的眼神,他知道他们也在想,这样的训练怎么可能与他们在羽林卫时的标准相提并论。张武走了来,禀报说:“百户大人,训练科目已经完成,我等可否解散去协助家里农事,最近是农忙时刻,可不能耽误。”

然而,朱棣并没有多说什么。他深知,眼前的问题远非简单的责备和抱怨所能解决。他理解士兵们的困境,他们不仅要守护家园,还要忙于农事,维持生计。于是,他默默地点了点头,同意了张武的请求,让士兵们解散去协助家里的农事。

朱棣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士兵们的敬意和感激。他们知道,朱棣理解他们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