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章 密室奏对

对方的请求实在有些荒谬。难道仅凭看了一首诗和听了一句话,就要跟他走吗?不过,他还是想知道对方主人究竟说了些什么。于是,他打开了信纸。

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诗:“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姚文孝读后顿时感到后背发凉。这首诗正是他回长洲途中所作,抒发了心中的郁闷。他敢肯定,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这首诗的存在。同行的人也不可能将其传播得如此遥远。

带信的人继续说道:“我家主人说,如果您想要效仿元代的刘秉忠,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请您前往京城。”

姚文孝此刻已经深感震撼。他不再犹豫,立刻回答道:“好,我立即和你动身前往京城。”

心中的好奇与震撼驱使他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究竟是什么,但他知道,这一次的相遇或许将改变他的命运。

姚广孝乔装打扮到达京城后,被妥善安排在了福记客栈。这家客栈是朱棣特意要求新开的,不仅便于收集各地的信息,还在必要时作为安排相关人员居住的据点。客栈的位置选得极为巧妙,周边的治安状况也是京城中最好的。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顺天府的捕头,他曾是流窜到金陵的败兵,生活困顿之际,得到了来福的慷慨相助。在来福的面摊上,他不仅得到了食物,还在朱棣的慷慨解囊下得到了一两银子。这段恩情让他铭记在心,因此对来福的请求总是必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捕头凭借在军队中学得的拳脚功夫,在衙门中得到了重用。他带领着一班衙役,成功地驱散了周边的流窜流民,并将那些偷盗之类的窝点一一捣毁。因此,他顺利地当上了捕头,并在来福的资助下成家立业。他对来福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正是在这样一个恰当的时机,来福向他宣传了炎黄社,最终使他成为了其中的一员。由于捕头的支持,福记客栈的周边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捕头也在暗中护卫着这里的安全。

在姚广孝入住福记客栈后,他很快感受到了这里的宁静与安全。客栈的设施一应俱全,服务周到细致,让他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他也对朱棣的精心安排感到钦佩不已。他知道,这次来到京城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朱棣的深谋远虑和来福的巧妙安排。

朱棣得知姚广孝已到京城,并未急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