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安南战争(一)

宝座,并在巨大压力下推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底气就在于前福记集团从占城、安南、暹罗等地进口粮食,以平衡国内粮价。如今,安南的举动无疑是在自断其路,更是在挑衅大明的底线。

朱棣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心中早已有了决断。他清楚,安南的举动已经触及了大明的底线。安南不仅违背了之前的承诺,还向邻国举起了屠刀,这无疑是在向大明宣战。

他再次发布了严厉的诏书,对胡一元进行了强烈的指责。朱棣明确表示,如果安南不能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复,他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大明的利益。

如今安南此举,是在找死的路上越行越远!

明朝中央内阁迅速行书给沐晟,命令他与安南进行交涉。

言辞激烈而直接,要求安南立即从占城等地撤军,并保证大明从这些地区的粮食进口不受影响。

内阁强调,大明的经济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内粮价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稷的兴亡和永乐新政的成败。

而从中南半岛进口粮食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沐晟在获得内阁行书过后,立即让人传书安南国内,沐晟甚至更为严厉,称自己奉太祖高皇帝之命世镇南疆。确保边界稳定,如果安南不能保持和平,那么沐府将履行使命!

然而,朱棣知道,此刻他的重心仍旧在国内。稳定政权、确保自己的皇帝宝座才是当前的核心任务。但他也明白,对于安南的问题,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以确保大明的利益不受侵犯。

此时,郑和的舰队已经在广州港补充完毕,准备经琼州海峡前往南海。这支舰队不仅是大明海上力量的象征,也是朱棣维护海外利益的重要工具。

东厂传来的消息让朱棣眉头紧锁。安南竟然有意派出使臣接洽在天竺的建文皇帝,这无疑是对他的挑衅和威胁。

朱棣之所以一直备战,除了知道大明和安南之间必有一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安南建立一个海军基地,以便监控在天竺的建文皇帝的行为。

朱棣再次让朱高炽以内阁名义正式告知安南,大明舰队需要金兰湾驻扎,务必让其常驻!其次,不得对周边国家兴兵。最后,允许大明督察院派人前往调查陈氏政权事宜!

安南最后被迫决定归还边境五县,同意督察院派人前往安南调查!但是驻军事宜婉拒,声称金兰湾乃是小港口不是很合适!

胡朝明白势不得已,唯有承认责任,要求“迎归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