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5章 突生变故

都克制着没有产生暴力冲突。

在双方对峙了两天后,也就是九月七号,亚历珊德琳希望林尚舟能够作为政府和工人的调解员出面调解双方的矛盾,希望能够尽快平息这次罢工。

德皇会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塞西莉亚告诉她军方的态度发生了动摇,如果罢工持续下去的话军方将会出面镇压工人。

林尚舟不想见到流血事件出现,可他很清楚,这时候根本不可能有完美的处理方案,不管是政府找的军方还是军方自己决定下场,有一件事是无法改变的——军方迟早会下场。

中央党政府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他们肯定不会全部同意工人们的诉求。

工人那边不知道军方的想法,他们见到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大概率会坚持着把罢工进行下去。

双方必须要有一方妥协,就现实情况来看妥协的很明显会是工人。

如果他出面调解工人还是妥协了,那他个人的威望将会遭到打击,最终经过再三的思考,林尚舟决定听从亚历珊德琳的指示作为皇帝特派的调解员出面调解政府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同时为了让自己的个人威望不受到太大打击,林尚舟让塞西莉亚告诉军方皇帝希望他们有节制的行动。

军方得到了皇帝的命令后便开始了“有节制”的行动,只是出场代替警察与工人对峙,给予他们一定的压力。

在军队上场之后林尚舟才真正登场,最后政府只同意了减少过多工时这一个诉求,其他的都没有同意。

工人对此自然是不满的,但有军队在,继续罢工和命哪个更重要他们还是很清楚地,被迫停止了罢工,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至于林尚舟所担心的个人威望也没有像他想的那样被削减,在《前进报》的努力下他的威望反而得到了提升。

毕竟当时的情况谁都看得出来很难处理,而他依然为工人们谋取到了更少的工时。

经历了这件难以处理的事情,林尚舟也意识到自己过去对工人的事情太过于松懈了,如果能有一个统一的德国工会那这次罢工就绝对不会如此仓促。

吸取教训的林尚舟决定放开对总工会的限制,同时在社民党内部又开了一次会,第三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经过修改的《新·柏林宣言》并认可林尚舟党魁的地位。

这样的消息一经放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关注,谁也没想到皇帝的顾问居然会成为社民党党魁,为了让右翼不过于激动,林尚舟索性辞去了皇帝顾问的职务并代替一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