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论谤毁(上)

嵊蓝和淳化向高耸入云的断龙台走去,那个所谓的“人”其实只是一个人形的雕像,长喙长腿,翅膀遮天蔽日,手执长戟。这个雕像非石非金,栩栩如生,高大威猛。

淳化围着它转了一圈,以艺术家的目光“极其苛刻”地点评了其造型、刀法、比例、面部、侧部、整体调性与合理性。结论是,这是原始走向文明进程所必须要经历的粗糙到精致,意会到写实的阶段,整体具体与局部抽象的白描手法很低幼,且做了不太成功的夸大……

嵊蓝其实根本没有听淳化的艺术评论,他的心思全部地留在那个鸟人身上——如果镇元子的恶念——人面鸟——年轻一千岁的话,似乎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再向前绕过散落一地的巨石,又出现了一个雕像,这是一头山魈,半蹲着,手臂缠着铁索,头顶荷叶盔,脚踏云纹战靴,身穿灰黑长袍配铁甲,腹鼓如桶,目光呆滞。

淳化一看,立刻对这双眼睛的塑造大加指责,认为这个像虽然比例极其精准,但是对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睛的刻画简直算是拙劣……

当他们绕断龙台一周,点评(刻薄地批评)过全部一百零八个雕像后,终于觉得可以上断龙台了,也因为正好找到了一条阶梯。

淳化兀自喋喋不休地议论那一百零八个雕像,说其手法根本就不统一,显然不是同一个“人”所制。摆放位子没有规律,既不是阵法也没有队形,还不像战场。人物细部缺乏精细表现,从一号到第一百零八号作品的手法粗暴缺乏变化,服装设计没有时代特征,外型气质风格处理得杂乱无章。虽然根据其特征进行了分类设计,有的圆润,有的粗砺,有的细致滑腻,有的颗粒感过度彰显,但是,脱离不了恶俗的“怎么吓人怎么夸张就怎么来塑造”,这种先年风格早就消失在先民离去之后……

当他们踏上第一阶时,那个山魈一振,由半蹲状完全起立,举着铁索在空中旋转如风车,向二人冲来。

那山魈一边跑一边喊,“老子就是面目模糊,表情呆滞、腹涨腿短……关你屁事!老子是近视眼!别急着走,吃老子一链!”

嵊蓝大吃一惊,然后脸暴红——就不该在背后说人坏话……被抓了个现行!瞧,人家打上门来了。

淳化喊,“蓝仔你盯一下,我……”他想逃上第二阶,结果嘣地一声被无形之气场给崩了回来,山魈的铁索正好绕嵊蓝的定海神针一圈,砸在淳化脸上。

“老子倒要看看,砸你个眼瞎鼻塞耳聋……”咦?竟然砸不坏?山魈大吃一惊,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