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何为“师者”?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对师者的要求只有三条。”陈琦举起三根手指:“第一,传道能力,第二,授业能力,第三解惑能力。只要在这三个有过人之处,能够被人所信服,那么这个人就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陈琦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孔师曾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以孔师的学识修养和德行,你们认为,有多少人能贤于孔师呢?那如果按照墨师的条件,那岂不是说天底下就没有人能够当孔师的老师了不成?可是,事实到底是如何呢?”

“孔师于耳顺之年回归岱岳草庐专心从事教学,当时的岱岳草庐门前有两分闲地,孔师想要在这闲地上种一些果蔬,供自己和妻儿吃。但是,孔师的出身门阀世家,哪里知道这种田要怎么干活?”

“孔师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去泰州城郊的农村里,找农民们请教种田的知识。要知道,孔师当时见那些农民请教种田知识的时候,行的可是弟子礼;最后,孔师甚至是拜了一位年逾花甲的农夫老者为师,专心的学习种田知识。”

“我们所看的儒家经典之一《农书》,便是孔师在学习种田,学成后,亲手书写和编辑的农业方面的书籍。”

“而这本书,不仅是儒学经典,受到了儒家学子的推崇;甚至就连农家学派的学徒们,在入门后学习的第一本书就是孔师所着的《农书》。”

陈琦看向孔仁道:“孔兄,不知我所说是否属实呢?”

孔仁点头:“殿下所言,句句属实。”

陈琦看向墨渊,脸上露出询问的表情;墨渊则是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又像是压了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似的,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

陈琦见墨渊没有说话,摇了摇头。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陈琦:“孔师所言,所行,当得起言行一致了吧?”

“那么,从孔师的言行上来看;孔师认为的是,学生的能力不一定非都比老师差,非要不如老师,而老师的才能也不一定非要都比学生强。学习知识的是有先后顺序的,有的人是靠儒学开的蒙,有的人是靠道学开的蒙,有的人是靠农学开的蒙;那么靠儒学开蒙的人,给靠道学开蒙的人将一些儒学知识,这有什么问题吗?”

“哪怕两个人都是学习儒学的,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履历,授业恩师的喜好等等等等,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儒学的理解和偏好。在这样的前提下,同为儒学生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