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一章 《雷雨》将出

的赞同认可,有的却嗤之以鼻,有的则不置可否。

也有人说马克河在哗众取宠。利用张放歌的新电影项目,炒作他自己,刷存在感罢了。

如果只是马克河一人在鼓捣这事儿,当然无法成气候,然而继马克河之后,批评界的舟不平也跳了出来。

他在自己的那个《文化怪状》节目上,再一次嘲讽苏文,他援引马克河的文章,说苏文没有阅历,却故作深沉。完全为悲剧而悲剧,是一种做作的,不单没有价值,甚至还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他认为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拍成电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会让观众走入歧途。接着他又提到苏文的另一个作品《玩偶之家》,说它冠上什么女性觉醒巨著的名头,完全是商业炒作罢了,是吹捧出来的。

舟不平发表了言论之后,他那些文艺批评界的朋友也相继跳出来。要么在电视上,要么在报刊上,要么是网络媒体上,一一都向苏文发难,在他的作品里挑刺。

人一多,声音大,就形成了潮流,很快,戏剧界的很多作家都发表了言论,纷纷指责苏文名不副实,甚至连他加入戏剧创作学会也被拿出来说事,说学会太过草率,只因为王忘说好,什么都不考核就把苏文拉了进来,有失公允。

至此,界抨击苏文的声音不小了,谁也想不到事情怎么会发展到地步。

本来,一个剧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又是张放歌这个大导演执导,怎么说对于剧作家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只要电影成功,众人的作品行情就会更好。怎么苏文的荣耀在他们看来却那么刺眼呢?

难道是……因为妒忌吗?

“这简直是一定的。”苏文猜测别人对他是真的嫉妒了,虽然电影项目才刚刚启动,但是这才一周时间,据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实体书又大卖将近两百万册。

一周时间而已,几乎是此前一个月的总量了,可见张放歌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本来因为清新文化的运营能力问题,《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行情不错,可想要销量过一千万册,那估计要两年以上的时间积累。

如今看来,千万销量今年就可以实现了。

加上矩阵公司运营的《玩偶之家》,在实体书市场更是高歌猛进,这样一来,说不定一年内苏文就会出现两本销量过千万册的戏剧作品。

这让那些销量还在几百万册苦苦挣扎的剧作家情何以堪呀。羡慕,嫉妒,愤恨,交杂在一起,眼红的人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