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三七章:煽情+酷+深沉=内涵?

只这一句话,这个人的“酷”劲儿就马上被刻画出来,中国观众就会自动脑补出这样一个场景“古镇、小店、夕阳,一把剑滴着血(特写),一个人一身白衣站着一动不动,衣服的下摆风的吹动下微微飘动”——剑神啊,怎一个酷字了得。

老美呢,他们不来“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这种绕圈子的话,可以是这样——

“你瞪他一眼,然后他说:you!”

美国电影的表现很直接、很市井。即使陈天都在《黑客帝国》中无论怎样穿黑衣服戴墨镜并费尽心思的摆pose,这种酷和香港电影或者日本动画比起来还是有区别。

港版无间道中,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显示出了一种酷,一种精致,而美版“大大咧咧”。所以陈天都看到的那些未来影评,内地观众看完美版后也许会有种错觉,美国电影真没内涵啊。

可陈天都作为导演,他不能这么想,否则他就幼稚了。

确实,无论刘德华在什么处境下都能处事不惊,黄sir一死也要黑白镜头、各种电影技巧就跟上,陈惠琳随便一个镜头也有艺术照的感觉,各种细节潜移默化地给了我们这种所谓有内涵的感觉。

但是,煽情+酷+深沉=内涵?

是美国人不喜欢看更酷的东西吗?显然不是,否则他们就不会发明“ol”这个单词。

那么陈天都该怎么解决问题呢,他也没辙,所以在一些面临选a选b的双选题情况上,他干脆就拍两遍。

一声“s”后,第一个镜头结束时刘德华都是站在那里,没有动弹。整个剧组立刻开始大转移,全部转到天台另一端,因为要拍摄这一边的镜头了。

待一切准备妥当,已经过了一刻钟了。刘德华除了蹲下休息一会,脚步一步也没有挪动。孔乙己建议给他拍张照,让他去坐会,一会在对比站回去,他自己拒绝的。

再次完毕后,所有人一同等待着留着小胡子的陈天都入场,中间没有任何休息的又一次开拍。

“!”

摄影师蹲在刘徳华身后,拍下陈天都用枪顶住他后腰那一秒。

“ok!转一下。”

镜头再次正面拍摄,背部就是维多利亚港优美的景色,陈天都蹲下身搜刘德华的身,取出手铐,将他的左轮手枪子弹全部卸掉。

“挺利索的。”

“我也读过警校。”将刘建明用手铐铐住。

“你们这些警察可真有意思,老在天台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