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章 激烈的学术讨论(1更求订)

和论文的结构非常合理。

实验的步骤和规程以及对照组的使用,都是完美的,是完全按照老师反复强调的实验流程来做。

如此规则的实验流程,就算是一些年轻一点都教师,都不一定能够完全办到。

再看论文的内容,就像韩德明说的那样,很多结论和推测都是十分先进的!

而且是填补了国内很多的技术空白,这哪儿是什么毕业生的论文,这是一篇完整而且非常漂亮的科研创新论文。

紧接着,大家开始就这些论文开始讨论了。

“钴酸锂电池和三元电池都已经做出来了吗?”

“我看论文上面写的已经有了实验结果,而且有实验成品!”

“这样的能量密度!是不是和东洋那边的电池水平差不多了!不太可能吧!!”

教授们都是处于震惊的状态。

他们没有办法相信学校研三的学生能生产出和东洋先进企业性能一样的电池。

“你们看一看论文后面的推断,高分子的纳米隔膜就不说了,但是二维的碳分子是什么东西?”

“这个说的是石墨烯吗?”

“石墨烯在科学上已经被证明是不存在的,在论文上面提这一点是否有一些……”

教授们开始针对论文最后的推论展开讨论。

“要是把石墨烯相关的叙述删掉,那样论文就已经是绝对完美了!”

“李教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二维晶体的碳分子,虽然目前为止没有被发现,也没有人工合成,但是不能够证明他是不存在的!”

“我说的是证明,而不是认为!”

论文的其他地方都非常的完美,没有任何的瑕疵。

就是二维态分子作为负极的问题,让教授们有一些疑惑。

毕竟二维碳分子目前被认为是不存在的,而且在实验室或者是自然界中也没有发现(只有石墨没有石墨烯)。

它的单独存在只是人类在实验当中的一种猜测,而且这种猜测被证明的几率很低。

因为全世界有很多实验室,在经过各种试验之后发现,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任何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以此证明石墨烯是不存在的。

如果石墨烯存在,按照米国专家的推论,单层石墨烯拥着这高达977%的透光率,这使它在肉眼下是完全透明的,石墨烯还拥有高达5300w/·k的导热系数,凌驾于碳纳米管之上的常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