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章 农村婚俗

过了七天,我身体没什么大碍赶紧出院了。天天人吃马喂的,住不起!

回到家里,左邻右舍都过来探望,都夸奖我了不起。不到一天时间,送的鸡蛋就盛了一大筐,甚是壮观。小牛他们也都来了,看到我没事,都兴高采烈的。

一天早晨和以往一样,我起来后去田间晨跑,也和以往一样,不跑正常路,专门在河沟、地沟里跑。后来我发现一个问题,3个多月了,我竟然没有发现一只野兔子。

按理说,没有发现是正常的,但是丽兔仙子说过,这里是仙道,不可能一只也看不到啊?沟里还时常看到兔子套,好像一只也没有抓到过。在雪地上转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兔子脚印。

可能是我多想了吧。跑到河边,来到那天出事的地方,河面再次结冰,我慢慢走了上去,一直走到那天冰窟窿的上边,感觉冰层很厚实,我跳起来跺了几下,冰面也没有出现裂痕。可是那天这么厚的冰为什么会裂开呢?

琢磨了半天也没有头绪,干脆不去想了。

春节总是那么短暂,转眼出了正月,媒婆们也忙了起来。正月里不说媒,这是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的历史传统。那时候说媳妇比较难,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嫁女也难。

大人们说,五六十年代,当兵的比较吃香,说媳妇比较容易,谁家闺女如果找了当兵的,脸上特有面子,但当时却有一段顺口溜:新社会,新天地,大闺女爱上当兵的,当兵的复了员,大闺女傻了眼。这也是当时社会一种写照吧。

不管是五六十年代,还是到了七十年代,农村都比较穷,嫁闺女重点看家庭条件,模样当然也得参考,但是农村那时候都是土里土气的,模样差不多就行了。

一天,我们村里来了很多人,南边来的,都是母亲或两口子带着女儿,给女儿找婆家的。说实话就是想给自家闺女找口饭吃。

村里的媒婆赶紧分工,拉着他们挨家挨户转,谁家有光棍都在媒婆的心里。记得那一天,我们村有三四个光棍脱单,花费嘛,200元左右人留下,父母走人。现在看来,那婚姻简直就小孩子过家家,瞎胡闹!后来感觉这边日子好,有几个小媳妇回到娘家又拉来几个姐妹,可给当地的光棍们谋了福利。

又一天上午,媒婆杨婶婶的院子里站了很多人,中间站着一个老太太和一个人高马大的女人,这女的身高1.7米左右,20来岁,身材健壮,条顺,头发比较长,长得还算秀丽。

“各位乡里乡亲,我带着女儿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