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章 时髦的题材

第二名是《杨贵妃》,第三名果然是之前谢天行所说的《青春颂》。

带着好奇,苏文先点开了谢天行的剧本,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三大幕十五小幕的戏剧,本以为说的是当下年轻人的青春题材故事,看了才知道说的是一百多年前的故事。

那时候,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华夏帝国正在经历阵痛,有识之士号召进行新文化改革。在这个背景之下,几个大学生毕业之后,怀着新时代的梦想,一头扎进了改革之中。他们经历守旧势力的指责与为难,有的办报做文人,有的开文化公司做老板,鼓吹他们的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有友情,又爱情,有迷茫,有奋进,有妥协,有坚持。把几个人的青春当做颂歌,谱写了一出青春之戏。

“这个谢天行竟然还有这份功力?”苏文觉得这戏剧不错,至少人物很有张力,不过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谢天行在戏剧里太过注重男女爱情的刻画了,使得这剧本无法成为史诗式的经典。

看完第三,苏文又浏览了一下第二的《杨贵妃》,看完差点要骂娘,这戏更是男女恩怨情仇的戏码,戏中还有些露骨的描写,套用一个历史名人,进行一些多角恋的纠缠。

“这戏很细腻,应该是女作者吧?”苏文很快关闭了书页,觉得这本子比谢天行的还要不如,能排第二,估计是女读者投票太多的缘故。

再看排名第一的《文武至圣之风月有情》,讲文天祥的故事,苏文还是颇为感兴趣的,没看之前以为怎么刻画文大丞相既英勇有多情的形象,觉得应该既有历史的大气,又有人文的细腻。

谁知道看完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历史的大气是有了,却不是细腻的多情,确切地说,说是无情才差不多。

这出戏里截取了文天祥人生中的一小点,那时候他已经走上成功之路了,把蒙古人撵得到处跑,在围困大都的时候,元人把他以前被俘虏的妻女推到城下,让文天祥退兵,否则就杀他妻女。

文天祥眼看就要把元人逐出中原,非常为难,一边是天下,一边是妻女。

这剧本把文天祥的心理描绘得非常细腻,那种不安,那种不甘,全都通过台词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剧里,两军之间,文天祥的妻子深明大义,趁元人不注意,一头撞在元人的兵器上,自杀了。然而他的女儿却害怕了,大叫父亲救命。

文天祥悲痛欲绝,面对将士期待的目光,他在两军阵前,一把跪下,遥拜亡妻,也拜女儿,挥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