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章 兵发包头

李凯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常的出色,等到晚上七点的时候所有骑兵俘虏和红军战士的思想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最终一百二十名红军官兵同意了跟随炮一营前往包头,马家骑兵这边所有连以上军官被遣散,经过审查和筛选最后也有两百人同意加入炮一营。

楚天铭深刻理解我军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马家军的骑兵战士就会完全的被炮一营的战士所感染和同化,最终成为一名具有坚定意志的革命战士。

晚上八点,全营完成了整编工作做好了向包头行军的准备。

楚天铭把战斗力最强的指挥连和警卫排放在了整个行军队列的最前面防止发生突发的意外情况,保障连依旧在行军队列的中央。

四百多匹战马在骑兵的驱策下分成两队行军在三个炮连的中间,红军官兵也被分配到了骑兵中间。

在李凯反复的思想工作下骑兵和红军官兵暂时放下了心中的芥蒂,至于双方以往的仇恨就只有靠时间来慢慢的消磨了。

毕竟日国人已经打进来了,到了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所有人都应该放下以往的恩怨一致对外。

团结一致,国家才有希望!

“出发!”

检查完所有的准备工作之后,楚天铭向全营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

包头境内有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海拔2324米,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

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唐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

清朝建立后,公元1741年(乾隆5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

1809 年设包头镇,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北着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