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5页

等搞好了,咱们一家都过去住段时间。”

“那可好。”朱羽很兴奋,“咱们家也有岛了,哈哈。”

这种事情以往只能在故事里听说,从来没想到会在现实中发生。

朱羽突然想到,买岛的事情自己并没有给家里人说,便问道:

“哥,你们怎么知道的?”

“何有为,就那个省厅的处长,那几天过来到咱家,说是认认家门,和你是兄弟。他说的。”

朱羽点点头,怪不得呢。

“他说多亏了你,让他有了大功劳,这一次可能要升一职。”

“那可是好事。”

“所以这一次带来了不少礼物,爸妈都不好意思收呢。不过爷爷说了,咱们这是沾了你的光了,就收了。”

“那不算啥。”朱羽笑笑。

回到家里,朱羽看到村头的岗亭还在,就问朱飞:

“哥,最近家里安全吧?”

“安全得很。”朱飞笑着说,“附近村子没有比咱们这里再安全的了。再没出过啥事,你放心。”

车子进了院子,朱羽看到爷爷朱寿山正坐在廊沿下拿着本书在看,急忙下来和爷爷打着招呼。

“看着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朱寿山笑着打量着孙子,“这是晒了多少太阳啊。”

“南边,热带,那里太阳毒。”朱羽解释了一句,“过段时间就缓过来了。”

“就是那个岛那里?”朱寿山感兴趣的也是这个话题。

“就是的。海边,风景很好。”

“好好好。”朱寿山咧开嘴笑着说,“算是给咱们添了地了。”

朱羽哭笑不得:“这可不一样。”

讨嫌的朋友

朱羽回家,并没有在村里引起太大的动静。

可能是因为这村成立比较晚,村里又是口内各处的人聚集而来,光论老家,有南方上海福建的,也有北方河南河南山东的,更有西北甘肃陕西的。

地域比较丰富,人品来源比较杂,就有一个好处,各地的习俗都带来了,但都形不成规模,反倒因为都是新人,所以风气比较好。

比如教育,没有哪家说女儿不能上学——朱羽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

其实村里因为土地面积比较大,已经不需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了,这往往是父母对孩子不好好学习的的怨念,因为下一句往往接着:

“你不好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