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90章 明白明了明事理

不过,因为曹丕还不是老司机,他拐得弯太急了,于是就翻车了。

曹丕找了董昭,也找了陈群,甚至找了卢洪等等,叽叽咕咕,虽然曹丕打着关心时政的旗号,但是曹丕想要做的事情,其实基本上瞒不住这些人。

随后曹丕的行为就被叫停了。

被曹操叫了回去……

你以为杀人是什么?就是砍头么?曹操眯着眼,脸上露着些笑意,却说着宛如寒冰一般的话语,杀人真这么简单?好,我且问你,你可知晓我为何当年杀了边文礼?

曹丕有些茫然,这不是再说孔融么,怎么忽然扯到了边让?

不是因为……曹丕略有一点迟疑的说道,因为边文礼讥讽父亲大人?

嗤。曹操发出了一个不知道是笑,还是不屑的声响,好好想想……对了,你这毛病怎么老不改啊?嗯?

……曹丕微微一哆嗦。

曹操横了曹丕一眼,然后自己看着手中的书册了。

这也不知道算是曹丕的本事,还是曹丕的坏习惯。因为曹丕本身缺乏急智,所以他在想问题的时候难以全面,再加上曹操平日里面也是事务繁杂,曹丕小时候也就只能是跟着他母亲卞夫人身边,结果学了不少的察言观色的技能,却没学到之后动脑筋的方法。

遇到问题的时候,曹丕喜欢随便丢出一个答案,然后在从对方的反应里面去查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在遇到其父母的时候,这种方法无疑没什么问题,因为不管是曹操还是卞夫人,在发现曹丕答案是错的之后,都会纠正他,但是如果说曹丕形成习惯之后,将来遇到的,可不仅仅是他父母……

就像是这一次曹丕去找董昭、陈群等人,基本上来说得到的都是公子所言甚是、确如公子之言云云,根本就没有得到什么有效的回馈。

即便是如此,曹丕依旧没能够一下子就改掉原本的习惯,毕竟自己少动一些脑筋不香么?吃吃喝喝不爽么?费那事干啥呀?

而在曹操这里,就觉得曹丕有些故意装傻。

来,我说于你听。曹操等了片刻,有些不耐,斜藐了曹丕一眼,然后将手中的书册扔到了桌案上,陈留有何大姓高门?圉县有高氏。先有高氏固,不仕王莽世,为淮阳太守所害,以烈节垂名。固子名慎,敦厚少华,历二县令、东莱太守。老病归家,草屋蓬户,瓮缶无储,可谓清名一世。慎子式、昌,赐,并为刺史、郡守。式子弘,举孝廉;弘子靖,蜀郡都尉;靖子柔,仕于某处。并有慎子赐,司隶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