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8章 基地琐事

“所以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对吗?”

谢廖夫自言自语了一句,这种情况对他来说经历过太多了,很容易就接受。

实际上新远的财政状况他也非常清楚,“山海”掌管着新远的一切秘密,高管都能查询到每年真正的收支状况。

整体而言,新远宇航动力实际上处于收益勉强过得去的状况,其他组织占比最大的研究经费对于基地来说不花什么钱,但因为要融入社会,各种支出还是不少的,况且新远对供应商一向比较大方。

旅游航班的收入还算可观,差不多能维持日常运转,但卫星发射订单比较少,首先国际上的有各种因素比较难接,第二就是国内的竞争不少。

航天局现在有可回收火箭,好几个民营航天依靠买买买也有,新远的对外卫星商业发射合同都有意让了出去。

航天方面的直接收入就只有旅游航班和卖一些零部件以及专利授权,日子还过得去。

真正的大额支出主要依靠的是新安汽车和黄河半导体,前者的2016年度财报还没有出来,但在给新安保留必要的资金以后,给基地输送100亿以下资金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新安现在处于高速扩张期按理说都不该分红的,而且只有基地需要资金,另一个大股东南方汽车还稳得住,它们更多的把新安看作后手以及新技术来源,并没有着急拿钱的意思。

而黄河半导体以及掌握的三进制技术暂时还处于亏损状态,但只要三进制生态建立起来必然是暴利行业。

加上基地掌握的技术优势,在不影响经营的情况下乐观预计以后也能每年拿到两三百亿的资金。

即使没有,还有2016年度结算的100亿奖励研究经费呢,所以可支配的现金流现在还有200亿。

不过要维持一个已经有8000多人的基地运转每天花的钱也是个天文数字,还有各种建设计划,只能说今年不会再新添什么大动作的情况下还算充裕。

50亿投资的环月空间站,以新远的速度卯起劲来三五个月就能搞定,最多不超过半年,是对支出计划的极大干扰。

林炬成天往航发委跑,很多时候是在思考怎么扩大航天市场规模,先培养市场才能从中获取资金。

太空旅游的热度注定会随着世界其他玩家的各种航天器服役慢慢降下去,有钱人也不能每年都豪掷几百万美元就为了上去溜一圈,这和买豪宅豪车不同,是实打实的花钱而非投资,过于频繁也是消耗不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