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爱我家,他爱他家 姜昆

地进入他的逻辑之中。不时地还以“啧”的感叹词表示赞许和同感,生米做成熟饭时,才后悔上当。

梁左没来说唱团,去了艺术研究所的曲研所,但是我了解到他希望无拘无束的创作,不愿意与最善良的老百姓接触,有障碍,愿意有个“不动脑子聊大天”氛围的追求,这是他心底的追求,他在以后的创作中也这样追求着。

在占有丰富的生活素材上,梁左善于构思,当然他的构思是从生活中完成。1985年,我参加了全国视听高考的考试,其中让我写公文格式的文章时候,我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我戏谑地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遵照上级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精神,经北京市经济开发委员会讨论决定,自即日起开放长安街以东地区,为自由贸易早市地段。

梁左听着,眯着眼睛赞道:“这是个好东西!”他对题材,对戏剧的因素有一种本能的敏感,他一口一口地抽着烟说:“姜昆,你说你要上电大,把这考试卷子夹在自行车后架子上,然后你在东四牌楼那儿走。车一颠,一阵风给你吹走了,你不知道走了。碰上个正要做买卖下海的人,嘿!他一看,二话没说把你这稿子拿回家去,七姑六姨的那么一通儿宣传,了不得了,长安街堵塞,自由市场摆上摊儿,那地方宽敞,一传十,十传百,先是近郊区的,接着就是远郊县的,然后警察就查谁造谣惑众,发动群众,层层深入,一对笔迹是姜昆的,然后设立专案组,采取背对背的方式挖深搞透,你这说唱团长所有演出的账目翻个顶朝天,和海外的关系全部监听,所有和你谈过话的,找你签过字的女孩一个一个地审查,打听,追你组织群众在长安街上搞自由市场的动机……”他的一通发挥,乐得我前仰后合,他也笑得几乎喘不上气来。1988年底,这就是我们共同创作《特大新闻》的原始阶段。现在回忆起,他如潮的思绪,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构思,不尽的素材,哪一个不来自他丰富的底蕴和基础,哪一块儿不出自给予他不尽宝藏的生活源泉。

梁左写了那么多的东西,没有离开过他身边熟悉的人,没有离开过他所熟悉的环境,没有离开过家。

我爱我家,他爱他家,梁左爱生活这个“大家”。

梁左走了,但是我知道他没有离开他爱的大家,他就去了离我们不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