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0章 马尾造船所

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展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中心的洋务活动,包括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企业、用洋操训练军队、修筑铁路、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等活动,涉及到了当时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直到1894年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客观上推动了华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华国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

对于楚天铭和绥远来讲,洋务运动的产物——海军马尾造船所,这才是他最为看中的。

海军马尾造船所是1866年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时所创建,位于福州马尾中岐乡一带,由沈葆桢担任首任总理船政大臣,初时称作总理船政,简称船政。

船政建设初期,雇佣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督,组织外国技术团队,协助中方设厂、造船、兴办近代教育,于1874年完成了各项初期建设目标,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近代舰船工业基地、近代海军教育基地、近代舰队编练基地。

船政主要由生产部门、教育部门(船政学堂)、军事部门(船政水师)三部分组成,是近代华国特设的第一个海防近代化事务机构,创造了诸多的历史第一,被誉为是近代海军的摇篮。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福建军政府接管船政,改称福建军政府船政局。

1912年,民国北京政府成立,船政局收归海军部管辖,正式名称改为福州船政局,当时原船政教育机构——船政学堂改为海军部管辖,福州船政局成为彻底的生产机构,主要承担海军舰船的修造等工作,下设总务、制造、教育、警备四大部门,另下辖有职业技术学校——福州海军艺术学校(原为清代的艺圃)。

1917年,在福州船政局下又新设飞机制造工程处(后更名海军制造飞机处,隶属海军部,由福州船政局代管),是华国国最早的军事航空工业机构。

在福州船政局时期,由于近代中国国力孱弱,海军发展步履维艰,福州船